时间: 2025-05-01 11:2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27:42
虞美人 其三
樊增祥 〔清代〕
词人可是花中雨。洒泪思金缕。
系衣黄柳未成丝。锦织惠娘秋寄远人诗。
莺和燕说都人误。九十青春去。
旧依丝鬓落花风。晚傍薄情郎处尽情红。
这位词人就像花中的雨,洒下泪水思念着那金色的衣裳。
黄柳尚未发出新芽,衣襟却已经系上了。
绣制的锦缎,惠娘在秋天寄给远方的人诗句。
黄莺和燕子之间的言语,都是误会。
九十年的青春时光已经逝去。
依旧是那缕缕丝鬓,在落花的风中散去。
最后只能在薄情的爱人身边,尽情地表达红色的情感。
樊增祥,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爱情与自然,情感细腻,常用典雅的词汇和精致的意象展现内心情感。
此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词人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青春与爱恋的感慨。
《虞美人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思考。开篇即以“花中雨”自喻,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如雨般滋润,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诗中提到“金缕”,让人联想到珍贵的爱情与记忆,而“黄柳未成丝”则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隐忍状态,暗示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
此外,莺和燕的对话被形容为“都人误”,表明外界对于内心情感的误解,传达出一种孤独感。随着“九十青春去”的叹息,词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青春的流逝,令人心生惆怅。最后的“晚傍薄情郎处尽情红”,则是对爱情的无奈与无助,虽有深情,却因对方的薄情而感到无奈。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遗憾,令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爱情的追忆与时光的流逝展开,表现了对逝去青春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沉郁而细腻。
词中“花中雨”比喻什么?
A. 花的生长
B. 词人的情感
C. 雨水的滋润
“金缕”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美好与珍贵的爱情
C. 自然的力量
“九十青春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感慨时光流逝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