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2:39
宫怨
作者: 韦庄 〔唐代〕
一辞同辇闭昭阳,
耿耿寒宵禁漏长。
钗上翠禽应不返,
镜中红艳岂重芳。
萤低夜色栖瑶草,
水咽秋声傍粉墙。
展转令人思蜀赋,
解将惆怅感君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女在寒冷的夜晚,因思念而感到孤独和苦闷的情景。她因被禁止离开昭阳殿,夜晚漫长而无聊。她头上的翠鸟应该不会再回来,镜子中的红妆也难以重温昔日的美好。萤火虫在夜色中低飞,栖息在瑶草上,水流轻声响起,伴随秋天的气息在粉墙旁流淌。她辗转反侧,思绪万千,让她忆起了蜀地的赋诗,心中充满了对君王的惆怅与感伤。
“思蜀赋”中的“蜀”指的是古代的蜀地,诗人借蜀地的赋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蜀地以美丽的山水和文化著称,常常被文人所吟咏。
韦庄,唐代诗人,字子华,号梦得,曾任翰林学士。韦庄的诗风清丽婉约,尤其擅长描写宫怨、离愁等主题,作品充满情感。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宫廷生活愈发孤寂。诗人以宫女的视角,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剧。
《宫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韦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女的孤独与忧愁。诗中“耿耿寒宵禁漏长”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漫长孤寂的夜晚,令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无奈与渴望。接着,诗中“钗上翠禽应不返”,通过翠鸟象征青春与美好,却又暗示这些美好已不再,令人心生惆怅。
在意象上,诗人运用“萤低夜色栖瑶草”与“水咽秋声傍粉墙”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凄美的夜晚氛围,体现出宫女的孤独和对外界的无可奈何。而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表达了对君王的复杂感情,既有对权力的依赖,也有对自由的渴求。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韦庄卓越的诗歌才华。
整首诗以宫女的视角,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爱情无望的惆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孤独。
诗中描绘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惆怅
C. 激昂与奋发
“钗上翠禽应不返”中的“翠禽”象征什么?
A. 美好与青春
B. 自由与快乐
C. 权力与地位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君王的怀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