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24
元公机鉴天所高,中兴诸彦非其曹。
自呼漫郎示真率,日与聱叟为嬉遨。
是时胡星殒未久,关辅扰扰犹弓刀。
百里不闻易五羖,三士空传杀二桃。
心知不得载行事,俛首刻意追风骚。
字偕华星章对月,漏泄元气烦挥毫。
猗玕春深茂花竹,九疑日暮吟哀猱。
红颜白骨付清醥,一官於我真鸿毛。
乃知达人妙如水,浊清显晦惟所遭。
无时有禄亦可隐,何必龛岩远遁逃。
元公(李元霸)能高瞻远瞩,中兴的众多英才并非他同类。我自称“漫郎”以示真诚,日日与聱叟(指老年人)嬉戏游玩。此时胡星(指北斗七星之一)刚刚陨落,关隘动荡不安,犹如弓刀相交。百里之内听不到易五羖(古代传说中的五个英雄的名字),三位士人空谈杀二桃的故事。心知不可能载入历史,低头专心追逐风骚(风雅之事)。字与华星(指华夏的星星)在月下相对,泄露元气烦恼挥毫。猗玕(指美玉)春深花竹繁盛,九疑山日暮时分吟唱哀猱(猱:猿猴)。红颜白骨化为清醥(美酒),一官于我真如鸿毛。于是我明白,达者如水,浊与清的显晦皆因遭遇不同。无论何时有福也可以隐退,何必在山岩间远远逃避。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生于苏州,工于词,尤以婉约派见长。他的作品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常常表现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漫郎》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时局动荡,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忧。诗人通过自称“漫郎”表达一种对世俗权力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漫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秦观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以“漫郎”自称,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和对真诚生活的追求。开篇提到“元公”,立刻引出一种高远的视角,暗示着诗人的志向与理想。接下来,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的引用,展现出对英才的思考和羡慕,但又与现实形成对比,似乎在感慨时局的动荡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心知不得载行事”,显示出诗人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识,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后文提及“春深茂花竹”,再一次强调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芬芳,暗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富有韵味。结尾部分,诗人以“达人妙如水”总结,充分展现了达者的高超境界,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处世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我反思,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虽身处动荡,却仍然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强调了内心的追求和自然的美好。
“漫郎”自称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颜白骨”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