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6:09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作者: 冯延巳 〔唐代〕
石城花落江楼雨,云隔长洲兰芷暮。
芳草岸,各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
旧游时事故,岁晚离人何处?
杳杳兰舟西去,魂归巫峡路。
在石城的花瓣飘落,江楼上细雨纷飞,
云雾隔断了长洲,兰草与芷草在傍晚显得朦胧。
岸边芳草一片,烟雾缭绕,
谁在绿杨的深处栖息呢?
旧时游玩的地方,往事已成往事,
年末离别的人们又该何处去?
那渺渺的兰舟西行,游魂归向巫峡之路。
作者介绍:冯延巳(约903年-960年),字子真,号幽兰,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词人,代表了词的初盛期。他的词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五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美好往事的追忆交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惆怅。
这首《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凄美的自然景象,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渗透在每一句中。开篇便以“石城花落江楼雨”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花落与细雨形成了对比,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情感的脆弱。接下来的“云隔长洲兰芷暮”,则是在描述美好事物的同时,暗示着遥不可及的距离。此句中的“兰芷”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暗含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无奈。
“芳草岸,各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这一句更为诗歌增添了神秘感,绿杨深处的栖息者,似乎是对旧情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反思。接下来的“旧游时事故,岁晚离人何处?”则直接道出诗人的感伤与迷茫,往事如烟,离人何在,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与孤独。
结尾处“杳杳兰舟西去,魂归巫峡路”,不仅呼应了诗歌开头的意象,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与对逝去时光的哀叹。巫峡作为离别与归宿的象征,深化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在追忆中寻求心灵的归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痛苦,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基调中透出浓厚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测试:
诗中“云隔长洲”表达了什么?
“芳草岸,各烟雾”中的“烟雾”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巫峡”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