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40
应天长·兰房一宿还归去
作者: 冯延巳
兰房一宿还归去,底死谩生留不住。
枕前语,记得否,说尽从来两心素。
同心牢记取,切莫等闲相许。
后会不知何处,双栖人莫妒。
兰房里过了一夜就要回去,生死之间的承诺无法长久留住。
在枕边的语言,你还记得吗?说尽了从前两心相知的情素。
同心相忆要牢记,切莫轻易许下诺言。
再见时不知在何方,双宿双栖的人别嫉妒。
作者介绍:冯延巳,字承宗,号缨山,唐代著名词人,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尤其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恋爱、别离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唐代,正值士人文化繁荣的时期,词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对爱情的珍视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及个人情感的复杂。
《应天长·兰房一宿还归去》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冯延巳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命运的思索。词中的“兰房”作为私密空间的象征,代表了爱情中的温馨与甜蜜,而“一宿还归去”的情节则暗示了缘分的短暂与无常。词人通过“底死谩生留不住”道出了生命的脆弱与爱情的无奈,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
“枕前语,记得否”一句,引发了对往昔甜蜜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爱情纯洁与真挚的渴望。“同心牢记取,切莫等闲相许”则是对未来的警惕,劝诫人们要认真对待彼此的承诺,不要轻易放弃。最后一句“后会不知何处,双栖人莫妒”更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爱情的宽容,表达了对恋人间深厚情感的理解。
整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常,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命运变迁的无奈,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对缘分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传达出一种细腻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出自《应天长·兰房一宿还归去》?
A. 你不知我心
B. 兰房一宿还归去
C. 云想衣裳花想容
D. 两情若是久长时
“同心牢记取”中的“心”字表示什么?
A. 物质的心脏
B. 情感与灵魂
C. 理智与思考
D. 身体的器官
诗中提到“双栖人”,这个意象代表什么?
A. 恩爱成双的情侣
B. 分离的两个人
C. 兄弟情谊
D. 朋友之间的感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对比展示了不同词人对爱情主题的共同关注与独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