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9:34
广庭独闲步,夜色方湛然。
丹阁已排云,皓月更高悬。
繁露降秋节,苍林郁芊芊。
仰观天气凉,高咏古人篇。
抚己亮无庸,结交赖群贤。
属予翘思时,方子中夜眠。
相去隔城阙,佳期屡徂迁。
如何日夕待,见月三四圆。
在宽阔的庭院里,我独自漫步,夜色显得格外清澈。
红色的阁楼已然高耸入云,明亮的月亮更是高悬空中。
繁密的露水在秋天降落,苍翠的树林显得生机盎然。
仰望天空,天气变得凉爽,我高声吟咏古人的诗篇。
自我安慰不需多言,结交朋友全靠贤才。
我在心中思念着时光,正值夜深人静之时。
我们相隔城市的城阙,良辰美景常常错过。
为什么我日日夜夜等待,才能见到月亮三四次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号静斋,唐代诗人,官至秘书郎。韦应物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夜,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夜晚独自漫步时的思考和感受。诗人面对自然的美景,思绪万千,既感受到孤独,也思念远方的友人,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谊和诗歌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篇的“广庭独闲步”便勾勒出一种清幽的环境,伴随而来的夜色和月光更是增添了几分静谧。接着,诗人通过“丹阁已排云,皓月更高悬”描绘出高耸的阁楼与明亮的月亮,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景象的赞叹。
随后的“繁露降秋节,苍林郁芊芊”则描绘了秋天的气息,通过露水和茂密的森林展现出生命的活力。此时,诗人仰望天空,感受到凉爽的天气,心中涌起对古人诗篇的吟唱,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抚己亮无庸,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面对分隔两地的现实时,内心的孤独感愈发凸显。最后两句“如何日夕待,见月三四圆”则道出了诗人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与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相结合,体现了韦应物的深厚才华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追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广庭独闲步”意指:
A. 在广阔的庭院中独自漫步
B. 在人多的地方闲逛
C. 在城市的街道上走
D. 在山顶上散步
诗人通过“皓月更高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月亮的喜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孤独的感受
D. 对自然的赞美
“繁露降秋节”中的“秋节”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季节
B. 秋天的节日
C. 秋天的气候
D. 秋天的月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