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3:32
诗词名称: 念奴娇 冰河
作者: 伯昏子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盈川霜色,映孤帆积雪层冰愁渡。
迢递琼林残照远,烂漫已无寻处。
画阁灯寒,长天目断,又把归鸿误。
羁魂何在,胡尘烟阙云树。
犹记匹马西风,河梁泣别,脉脉情难诉。
青冢于今衔碧恨,慵忆昭阳迷路。
鲛泪方乾,征衣未整,痴醉谁能顾。
且安高枕,向槐安国中住。
盈川的霜色映照着孤帆,雪层冰愁使人难以渡过。
遥远的琼林在残照中显得格外迢递,烂漫的景色已无处寻觅。
画阁中灯光寒冷,长天的视野被切断,又把归来的鸿雁误认了方向。
羁旅的灵魂何处可去,胡尘弥漫于烟阙与云树之间。
仍记得马匹在西风中泪别河梁,脉脉的情感难以诉说。
青冢如今承载着碧绿的遗恨,懒得回忆昭阳的迷路。
鲛泪刚干,征衣尚未整,痴醉的人又有谁能顾及呢?
不如安然高枕,向槐安国中安居。
作者介绍: 伯昏子,现代诗人,作品多关注人间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多变,常以传统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经历了人生的孤独与离别后,借冰河的景象抒发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念奴娇 冰河》是一首充满了孤独和思念情感的词作。开篇用“盈川霜色,映孤帆”描绘了一个冷清而又静谧的冬景,给人一种孤独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碰撞,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接着“迢递琼林残照远,烂漫已无寻处”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迁,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处可寻的失落感。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用“画阁灯寒,长天目断”表现了内心的孤寂与希望的渺茫,似乎在暗示着归家的无望。最后通过“且安高枕,向槐安国中住”,表达了对生活安宁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无奈接受。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摹与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感伤的氛围,使读者在意象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经历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帆”象征什么?
A. 快乐的旅程
B. 孤独的旅途
C. 美好的回忆
D. 自由的生活
“羁魂何在,胡尘烟阙云树”中“羁魂”指的是什么?
A. 自由的灵魂
B. 被束缚的灵魂
C. 快乐的心情
D. 旅行的方向
诗中提到的“青冢”象征着什么?
A. 快乐的回忆
B. 逝去的爱情与遗憾
C. 美好的未来
D. 自然的美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同样以“念奴娇”为题,但其内容更多地是对历史的感慨与英雄豪情的抒发,而伯昏子的作品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