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9:45
芦苇
作者: 王贞白 〔唐代〕
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
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
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
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
未织巴篱护,几抬邛竹扶。
惹烟轻弱柳,蘸水漱清蒲。
溉灌情偏重,琴樽赏不孤。
穿花思钓叟,吹叶少羌雏。
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
朗吟应有趣,潇洒十馀株。
这首诗描绘了高士对江湖的向往,湖边的庭院中栽种着芦苇。清风时常拂面,绿竹也随之生长得很好。嫩绿的芦苇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喜悦,而稀疏的芦苇在雨点中显得有些忧郁。惊蛙一跃而过,斗雀则轻盈地翩翩而舞。未曾搭建的篱笆旁,几株邛竹被人抬起支撑。烟雾中轻柔的柳树,水面上轻轻荡漾着清蒲。浇灌的感情偏向于深厚,琴与酒的伴随使得赏景不至于孤单。穿花而过的钓者,吹动着树叶的羌雏。寒冷的天色映照着傍晚,秋声与远处的乐音交织在一起。朗朗吟诵中,自是有趣,潇洒的姿态在十余株中显现。
作者介绍: 王贞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闲适的时光,诗人置身于江湖间,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宁静,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高士理想的追求。
这首《芦苇》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江湖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对芦苇、清风、竹林、雨点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恬淡的氛围。诗人以“高士想江湖”开篇,表明了自己对理想栖息地的向往,接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细读之下,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清风、嫩喜、疏忧等描绘自然状态的词汇,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尤其是“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生动地捕捉了自然界中鲜活的瞬间,展现了生机与活力。
诗的最后几句“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更是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展现了秋日傍晚的宁静与深远,营造出一种既孤寂又充满哲思的境界。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一种高士心态的真实流露,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高士理想的向往,展现了在自然之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高士”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平凡人
B. 志向高远的人
C. 富贵之人
答案: B
诗中“嫩喜日光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愤怒
答案: B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