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5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55:02
芍药
王贞白 〔唐代〕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这首诗描写了芍药花的娇美与脆弱,表达了作者对芍药的喜爱和对牡丹的无羡。春天的宠爱让芍药得以绽放,但它并不羡慕牡丹的丰华。麦秋来临,时间匆匆,谷雨时节虽有些微寒意,然而风中却常常流露出嫉妒的情绪,仿佛在争风吃醋。娇美的妆容在露水中显得即将凋零。芙蓉花在水边洗纱,心中却长久地怨恨那种隔着波澜而无法相见的遗憾。
作者介绍:王贞白,唐代诗人,字季良,生平不详,诗作多以描写自然和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夏之交,诗人通过对芍药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王贞白的《芍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芍药花的美丽与脆弱,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敏感。诗中通过芍药与牡丹的对比,表现了不同花卉之间的地位和美感。尽管芍药在春天的宠爱下绽放,却并没有对牡丹的艳丽产生羡慕,这一特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接着,诗人以“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来隐喻生命的短暂与时间的无情,生动地传达出即使在春光明媚的季节,生命的无常依然存在。最后两句“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爱恋的无奈,增强了全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在意象上清新,情感上细腻,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生命之美的珍惜与感慨,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时间流逝的无情。
诗词测试:
芍药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富贵
B. 柔美
C. 哀愁
“谷雨只微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冬天的寒意
B. 时间的流逝
C. 春天的温暖
诗中提到的“妒态”主要是指什么?
A. 对花的欣赏
B. 对生活的嫉妒
C. 对美的羡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前者以花的娇美与短暂为主线,后者则通过草的生长与死亡探讨生命的循环,展现了不同的自然哲学和人生态度。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