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9:58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
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
商山是一条追求名利的道路,连夜里也有人在这里行走。四皓像云一样卧在此处,经历千秋岁月的苔藓在这里生长。白天,阳光照耀下的涧水显得黑暗,残雪在树林间显得明亮。我等待着报答恩情的时刻,来听水和石头的声音。
王贞白,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工于诗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王贞白隐居时,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选择远离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
《商山》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开头的“商山名利路”便点明了主题,商山象征着人们追逐名利的道路,而“夜亦有人行”则隐含了对这种追逐的无奈与质疑。接下来的句子中提到的“四皓卧云处”,则通过隐士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千秋叠藓生”描绘了自然的悠久与生命的延续,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世的变迁。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呈现了日夜的对比,白天的光线与黑暗,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最后一句“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则流露出一种平和的心境,他期待着酬报恩情的时刻,倾听自然的声音,表现出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带有一种浓厚的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商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四皓卧云处”中的“四皓”指的是?
诗中“残雪隔林明”意指什么?
可以将《商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多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而王贞白的《商山》则更注重对名利的反思与个人内心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