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陵怀古》

时间: 2025-08-09 11:56:34

诗句

恃险不种德,兴亡叹数穷。

石城几换主,天堑谩连空。

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

折碑犹有字,多记晋英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1:56:34

原文展示:

恃险不种德,兴亡叹数穷。
石城几换主,天堑谩连空。
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
折碑犹有字,多记晋英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金陵(今南京)历史变迁的感慨。作者认为,依仗险要地势而不重视德行,最终导致兴亡交替,感叹命运的无常。石城的统治者屡次更换,而天堑似乎也无意义地延伸到空中。御路上却堆满了百姓的坟茔,台基上聚集着牧童。即使折断的碑上依然留有字迹,仍然能让人回想起晋朝的英雄。

注释:

  • 恃险:依仗险要的地势。
  • 不种德:不重视德行的培养。
  • 兴亡:兴盛与衰亡。
  • 石城:指金陵城,因其地势险要而得名。
  • 天堑:自然的障碍,指难以逾越的山河。
  • 御路:皇帝出行的道路。
  • 叠民冢:堆积着百姓的坟墓。
  • 牧童:放牛的孩子,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 折碑:指已损坏的碑石,往往刻有历史的记载。
  • 晋英雄:指晋朝的英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贞白(约730年-约790年),字梦阮,唐代诗人,生于金陵,因其作品常描写故乡而被誉为“金陵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曾任职于朝廷,后因隐居而被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金陵怀古》创作于唐代,正值王朝更替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金陵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诗歌鉴赏:

《金陵怀古》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金陵历史的回顾,展现了兴亡的无常与人事的变迁。首联“恃险不种德,兴亡叹数穷”道出了由于依仗地势而忽视德行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落。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石城更替的主宰与天堑的空虚,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化的不可捉摸。

诗中提到的“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则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无辜相对照,百姓的苦难与无奈在这里显露无遗。结尾“折碑犹有字,多记晋英雄”更是通过历史的痕迹唤起人们对过去英雄的缅怀,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追思。

整首诗字句凝练,意蕴深厚,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有对故乡的深情回望,充分展现了王贞白的诗歌才华和对历史的敏感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恃险不种德:依靠险要地势,而不注重德行的培养。
  2. 兴亡叹数穷:感叹兴亡的变化是由命运所决定的。
  3. 石城几换主:金陵城的统治者屡次更换,象征着权力的动荡。
  4. 天堑谩连空:自然屏障似乎也无意义地延伸,暗示历史的无常。
  5. 御路叠民冢:皇帝出行的道路上却满是百姓的坟墓,表现出百姓的苦难。
  6. 台基聚牧童:台基上聚集着放牛的孩子,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对比历史的沉重。
  7. 折碑犹有字:即使折断的碑上仍有文字,象征历史的遗留。
  8. 多记晋英雄:回忆起晋朝的英雄,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兴亡叹数穷”与“石城几换主”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
  • 比喻:通过“天堑”的描写,隐喻历史的阻碍与无情。
  • 象征:折碑和牧童分别象征历史的沉重与生活的无忧,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金陵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德行和英雄人物的追忆,警示后人珍重历史与德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依仗外在条件的脆弱。
  • :代表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 石城:金陵的象征,承载着历史的沧桑。
  • 民冢:百姓的苦难与牺牲。
  • 牧童: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 折碑:历史的痕迹与教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贞白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爱情
    • B) 历史的兴亡
    • C) 自然风光
    • D) 社会生活
  3. 诗中“折碑犹有字”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历史的追思
    • C) 对家乡的热爱
    • D) 对英雄的怀念

答案:

  1. B) 唐代
  2. B) 历史的兴亡
  3. B) 对历史的追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春望》:以忧国忧民的情感为主,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分类大辞典》

相关查询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次韵子瞻太白山下早行题崇寿院 杂兴二首 梦中谢和老惠茶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九渡桑乾 幽兰花 其一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游钟山 次韵王适落日江上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志得意满 红袖添香 弄黍 广字头的字 莺吟燕舞 货而不售 丰草长林 胯衫 谬见 至圣先师 镸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碳的词语有哪些 一字旁的字 偶烛施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