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5:20
我行四方,稻麦黍稷。
果蔬蒲荷,百种咸植。
粪溉耘籽,乃后有穑。
尔独何为,开口而食。
我走遍四方,种植稻麦、黍稷等作物;
种植果蔬、蒲草和荷花,各种植物都栽种。
施肥浇水和耕种,才能有收获;
你为何不种地,却只知道张嘴吃呢?
此诗借鉴了陶渊明的劝农思想,强调耕作的重要性,讽刺那些只知道享受而不劳动的人。陶渊明是晋代著名的隐士,他的诗中常体现出对自然和农田的热爱。
苏辙的《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与倡导。诗中通过列举各种农作物,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展示出劳动的必要性与丰收的美好。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那些只会索取而不愿付出的人发出的质疑,揭示了劳动与收获之间的密切关系。
苏辙的诗作在形式上简洁明快,内容上直白而深刻,体现了他对农业的热爱与对社会风气的关注。整首诗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观中流露出诗人的清新气息,更在深层次上引发人们对劳动价值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对比修辞使得劳动与懒惰的对立更加鲜明。
主题思想:劳动是获取丰收的前提,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对不劳而获者的讽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