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7:0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7:05:04
重别梦得
作者: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
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
晚岁当为邻舍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二十年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作者感慨与朋友梦得的分别,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希望在老年时能够回归田园,过上安逸的生活。
“皇恩若许”提到的“皇恩”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皇权的依赖与期待。诗中提到的“归田去”,体现了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后,士人们往往渴望回归自然、过上平静的生活。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宗元,号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与刘禹锡并称“柳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擅长散文和诗歌。
这首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时期,表达了他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正是经历了贬谪的困扰,才更加珍惜人生的选择与归隐的愿望。
《重别梦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者以对旧友的怀念为引子,深入探讨人生的选择与归属。开头的“二十年来万事同”,展示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二十年的相似经历,仿佛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然而,接下来的“今朝岐路忽西东”则突显了人生的选择与变化。面对未来,作者意识到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充满了变数。
而“皇恩若许归田去”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这里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更是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最后一句“晚岁当为邻舍翁”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在晚年时能够过上平和的生活,成为邻居的老人,享受生活的简单与快乐。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与朋友的分别,引发对自我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皇恩”指什么?
A. 朋友的恩情
B. 朝廷的恩惠
C. 家人的关爱
“晚岁当为邻舍翁”反映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什么期望?
A. 富贵荣华
B. 贫穷孤独
C. 宁静安逸
诗中提到的“岐路”象征了什么?
A. 友谊
B. 人生的选择
C. 自然风光
柳宗元的《重别梦得》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柳宗元更加强调人生的选择与变迁,而陶渊明则表现出一种对归隐的坚定追求,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