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魏衍闻莺》

时间: 2025-07-12 08:52:52

诗句

春力著人朝睡重,叶底黄鹂鸣自送。

绿幕朱栏日观明,回廊侧户风帘动。

昨夜春回到寒谷,好鸟飞来把修竹。

整翰厉觜初一鸣,已落君诗专妙独。

退红著绿春事残,後时独立知何言。

侧听不尽已飞去,怀抱此时谁与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8:52:52

原文展示

和魏衍闻莺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春力著人朝睡重,
叶底黄鹂鸣自送。
绿幕朱栏日观明,
回廊侧户风帘动。
昨夜春回到寒谷,
好鸟飞来把修竹。
整翰厉觜初一鸣,
已落君诗专妙独。
退红著绿春事残,
后时独立知何言。
侧听不尽已飞去,
怀抱此时谁与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鸟鸣的乐趣。春天的气息使人早晨懒散地睡去,叶子下黄鹂在轻声鸣叫。阳光透过绿帷和红栏,洒满了日观,回廊的侧窗风帘轻轻摇动。昨夜春天的气息回到了寒冷的山谷,好鸟飞来啼鸣,似乎在对修竹诉说。它们的初鸣之声,如同君子的诗词那样优美绝伦。可是春天的红花绿叶逐渐凋零,过后独自站立时又该如何诉说呢?侧耳听那鸟声已飞远,心中怀念此时的美好,谁来与我一起倾诉呢?

注释

  • 春力:春天的力量。
  • 著人:使人。
  • 黄鹂:一种鸟,常在春天鸣叫。
  • 绿幕朱栏:用绿帷和红栏形容庭院的装饰。
  • 寒谷:寒冷的山谷。
  • 整翰厉觜:整齐的翅膀,尖尖的鸟嘴。

典故解析

  • 黄鹂:在古诗中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修竹: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鸟儿对竹子的鸣叫可能暗示对自然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因其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感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身处花鸟相映、春风拂面的环境中,感受春意,写下了这首抒情之作。

诗歌鉴赏

陈师道的《和魏衍闻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鸟鸣的悦耳。诗的开头便以“春力著人朝睡重”引入,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暖阳让人昏昏欲睡。接着,诗人通过“叶底黄鹂鸣自送”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活力和鸟儿的欢快,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第二联中,诗人通过“绿幕朱栏日观明”的描绘,营造出一个温暖而明亮的环境,突显了春天的温暖和明媚。接下来的“昨夜春回到寒谷”则带有一种时光的流转,暗示着春天的悄然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慨春光易逝,随着“退红著绿春事残”一句,诗人开始反思春天的短暂与流逝,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在“侧听不尽已飞去”中,诗人的思绪似乎已经随着鸟儿的飞去而淡去,留下的只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美的歌颂,又流露出个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力著人朝睡重:春天的力量使得人们早晨懒惰地睡重。
  2. 叶底黄鹂鸣自送:黄鹂在树叶底下鸣叫,似乎在送别春天。
  3. 绿幕朱栏日观明:绿帷和红栏映衬着明亮的日光。
  4. 回廊侧户风帘动:回廊的侧窗风帘轻轻摇动。
  5. 昨夜春回到寒谷:昨夜春天的气息回到了寒冷的山谷。
  6. 好鸟飞来把修竹:好鸟飞来在修竹间鸣叫。
  7. 整翰厉觜初一鸣:鸟儿整齐的翅膀,尖尖的嘴巴第一次鸣叫。
  8. 已落君诗专妙独:这鸟鸣的美妙,已超越了君子的诗作。
  9. 退红著绿春事残:春天的红花绿叶逐渐凋谢,春事已然残缺。
  10. 后时独立知何言:未来独自站立时又该如何诉说?
  11. 侧听不尽已飞去:侧耳倾听那声响,却发现鸟儿已飞走。
  12. 怀抱此时谁与论:此时怀念美好,谁能与我共论此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力著人”,将春天的力量比作一种能量。
  • 拟人:如“黄鹂鸣自送”,将鸟鸣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绿幕朱栏”与“回廊侧户”,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既欣赏美好又感叹短暂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希望与活力。
  • 黄鹂:象征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美好。
  • 绿幕朱栏:象征温暖的环境与生活的美好。
  • 修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力著人”意指什么?
    • A. 春天让人清醒
    • B. 春天使人懒惰
    • C. 春天让人忧伤
    • D. 春天让人快乐
  2. 诗中提到的鸟是:
    • A. 燕子
    • B. 黄鹂
    • C. 知更鸟
    • D. 喜鹊
  3. “侧听不尽已飞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
    • C. 无奈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滟滟随波千万里》(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和魏衍闻莺》,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春晓》更侧重于晨光的描写,而《和魏衍闻莺》则通过鸟鸣引发对春天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同孙季蕃游净居诸庵 宿山中十首 杂咏一百首·伏生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江南五首 其一 梁武修忏图 送吴时父侍郎二首 题寺壁二首 其一 戊午生朝和居厚弟五绝 送强甫赴漳粹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治郭安邦 针芥之契 不留余地 包含躁的成语 穴见小儒 嗟惜 止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金棺 韭字旁的字 驾鹤成仙 佃科 丶字旁的字 生产品 若榴 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瞧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