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4-27 09:29:27

诗句

天上腰枝说馆娃。

眼中金翠有芳华。

行去著意留歌扇,远柳无情隔钿车。

周昉画,洛阳花。

一枝浓艳落谁家。

春寒恨杀如年夜,庭树阴阴欲暮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29:27

原文展示:

天上腰枝说馆娃。
眼中金翠有芳华。
行去著意留歌扇,
远柳无情隔钿车。
周昉画,洛阳花。
一枝浓艳落谁家。
春寒恨杀如年夜,
庭树阴阴欲暮鸦。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的柳枝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馆娃的故事。
眼中所见的金色与翠绿,尽显芳华。
走时故意留下那把歌扇,
远处的柳树无情地隔着那辆轿车。
周昉的画作,描绘了洛阳的花。
那一枝浓艳的花儿,不知落在了谁的家中。
春寒让人怨恨,仿佛像年夜一样漫长,
庭院中的树影渐渐阴沉,似乎要迎来黄昏的乌鸦。

注释:

字词注释:

  • 腰枝:指的是柳枝,形态柔美,象征柔情。
  • 馆娃:指古代的歌妓或舞女,通常在酒馆或宴会上表演。
  • 金翠:形容美丽的颜色,金色与绿色,寓意繁华与美丽。
  • 留歌扇:留下的扇子,扇子常用于表演或传递情感。
  • 钿车:指装饰华美的轿车,象征着富贵。
  • 周昉:唐代著名画家,以画美女著称。
  • 洛阳花:指洛阳的花卉,象征春天的美好。
  • 春寒恨杀:春天的寒冷让人怨恨,形容春寒给人带来的感伤。

典故解析:

  • 周昉:是唐朝著名的宫廷画家,以描绘美人和花卉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常常与女性的柔美紧密相连。
  • 洛阳花:洛阳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花卉之地,诗中提到的“洛阳花”象征着春天的繁盛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雪坡,金朝末年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婉约,常以抒情见长,作品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金朝动荡时期,诗人在那样的环境中,常常心向往之,渴望美好的生活与爱情。此诗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极具抒情色彩的词作。整首词以柔美的自然景象与对女性的赞美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天上腰枝”和“眼中金翠”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媚的感觉。接下来的“行去著意留歌扇”则引入了对女性的思念,似乎是在暗示离别的愁绪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词以“春寒恨杀如年夜”作结,表达了那种对春寒的厌恶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比手法,诗人将春天的美与寒冷的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矛盾的美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上腰枝说馆娃:描绘了春天的柳枝,仿佛在诉说着歌妓的故事,展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2. 眼中金翠有芳华:眼前的美丽景色,金色与翠绿交相辉映,传递出春的气息。
  3. 行去著意留歌扇:离去时留下了扇子,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4. 远柳无情隔钿车:远处的柳树冷漠地隔开了华丽的轿车,表现了一种孤独感。
  5. 周昉画,洛阳花:提到周昉的画作,借以提升意境,表现春天的繁盛。
  6. 一枝浓艳落谁家:浓艳的花落在谁的家中,引发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7. 春寒恨杀如年夜:春寒带来的无奈与怨恨,恰似年夜的漫长,让人感到煎熬。
  8. 庭树阴阴欲暮鸦:庭院中的树影渐渐变得阴沉,仿佛预示着黄昏将至,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枝比作轻盈的舞者,展现出自然的柔美。
  • 拟人:柳枝和远柳被赋予了情感,表达出对离别的惆怅。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与对女性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和对爱情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枝:象征柔美和生命力。
  • 歌扇:代表着爱情与情感的寄托。
  • 洛阳花:象征春天的繁华与美好。
  • 庭树阴阴: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上腰枝说馆娃”中的“馆娃”指的是: A. 酒馆的主人
    B. 歌妓
    C. 画家
    D. 花卉

  2. 诗中提到“春寒恨杀如年夜”,表达了诗人对春寒的: A. 喜爱
    B. 无奈
    C. 渴望
    D. 欣赏

  3. “周昉画,洛阳花”中的“周昉”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画家
    C. 一位书法家
    D. 一位音乐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元好问的豪放有所不同。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使用了自然意象,但更多地关注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好问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意象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至后三日三首 其三 次韵渊明饮酒诗 其十八 度洛因泛舟东下数里颇忆淮上 官舍岁暮感怀书事五首 其三 二月五日折梅时经雨梅谢矣 发金陵折柳亭 架蒲萄 感遇二十五首 十二月二十六日旦闻东堂啄木声忽记作福昌尉 暮春游柯市人家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挑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声明文物 都台 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褵依 衡石量书 燕歌赵舞 弥天亘地 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嘈闲白夹 骨字旁的字 闹哄哄 下官不职 兀字旁的字 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扶西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