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19:30
桃李弄娇娆,梨花澹丰容。
盈盈两无语,争春风。
春风何许来,草木谁青红。
天公亦老矣,何意夸儿童。
昨朝花正开,今朝花已空。
川流不肯驻,并与繁华东。
楩楠千岁姿,肮脏空谷中。
阳和不择地,亦复难为功。
本无儿女心,安用尤天公。
桃花和李花摇曳生姿,梨花则显得淡雅丰盈。
两者相对无言,争着迎接春风。
春风究竟从何而来,草木又是谁在争妍斗艳?
天公也已年迈,何必还夸耀年轻的儿童?
昨天花朵正鲜艳地开放,今天花瓣却已凋零。
河水流淌不愿停留,与繁华一同向东而去。
千年楩树姿态依旧,却生长在肮脏的空谷之中。
阳光和煦不分地域,然而成就却难以实现。
本无儿女之情,何必对天公多加怨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到的“春风”与“天公”暗含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流逝,反映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金朝末年著名诗人,字子明,号天溪,世称“元天溪”。他以词、诗著称,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与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古意二首》创作于元好问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索。
这首诗以花与春风的描写开篇,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桃李花竞相开放,借此表达对生命与青春的珍视。然而,转瞬之间,花瓣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诗中“天公亦老矣,何意夸儿童”一语,揭示了人对自然的无奈与反思。作者通过对比“昨朝花正开,今朝花已空”,不仅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循环的哲学思考。
随着“川流不肯驻,并与繁华东”的描写,诗人感叹时间如流水般无法停驻,繁华与生命的短暂同样让人感到惋惜。最后,诗句“本无儿女心,安用尤天公”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无常的无奈和对自然规律的不屑,反映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卉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代表青春的短暂?
A. 桃李
B. 楩楠
C. 空谷
D. 春风
诗中提到的“天公”指的是?
A. 一位老者
B. 自然力量
C. 诗人在天上看到的神灵
D. 人类的愿望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
A. 悲观
B. 超然
C. 乐观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古意二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不同理解。李白的诗更多地体现出对酒与月的超然之情,而元好问则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体现出不同的哲学思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