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0:4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0:44:59
冷翠谷看瀑二首
闻得西岩窦,高飞直下泉。
贫奇曾结屋,接润可通田。
晚竹侵云老,凉蔬摘雨鲜。
野猿常抱子,饲食下松颠。
听说西边的岩石洞穴里,有清泉从高处飞流而下。
我曾在这里简陋地搭过房子,泉水滋润着田地。
傍晚的竹子侵入了云层,凉爽的蔬菜在雨中新鲜可口。
野猿常常抱着小猿,食物从松树的顶端掉落。
“冷翠谷”可能象征着一种清新、幽静的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提及的西岩窦和野猿,均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联系,反映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作于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或许是作者在游览冷翠谷时的所感所思,意在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冷翠谷的自然风光,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开篇的“闻得西岩窦,高飞直下泉”便以声势浩大的瀑布引入,勾画了一个清幽的山谷。诗人以“贫奇曾结屋”自谦,表明他在这一片自然天地中的渺小和简单,体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热爱。
在描写晚竹和凉蔬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令人仿佛置身于清新的空气中,感受到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蔬菜因雨水而显得格外鲜嫩。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流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野猿常抱子,饲食下松颠”则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展现了自然生态的和谐美好。诗人在此通过描绘生活在自然中的生灵,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达出一种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提到的“高飞直下泉”指的是什么?
诗人曾在冷翠谷做过什么?
诗中提到的“野猿常抱子”表现了怎样的意象?
答案: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两者都展示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董嗣杲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