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2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22:58
喜败箧中得旧诗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十首诗篇久弃遗,
偶翻故箧有光辉。
恰如建鼓求亡妇,
一日门前忽自归。
这十首诗篇已被遗忘很久,
偶然翻开旧箱子,映入眼帘的是它们的光辉。
这情形就像是在鼓声中寻找失去的妻子,
突然有一天,她竟然在门前回来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建鼓求亡妇”是指古代在某些祭祀活动中,为了呼唤死去的亲人而打鼓。这种场合充满了悲伤与追忆,强调了对逝去的事物的怀念。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知白,号白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与人生,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静谧的时刻,诗人偶然翻到尘封已久的旧诗,勾起了他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诗中渗透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失去的怀念。
《喜败箧中得旧诗》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作,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过去光辉岁月的深切眷恋。诗的开头“十首诗篇久弃遗”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对旧诗的重新发现,这不仅是物理上的翻阅,更是心灵上的回归。诗人在翻阅旧作时,隐隐感受到这些曾经的文字依然闪烁着光辉,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的比喻“恰如建鼓求亡妇”,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这一比喻不仅让人感受到失去的遗憾,更引发出一种对于生命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思考。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的诗篇的珍视,仿佛这些文字是他生命中重要的部分。
最后一句“门前忽自归”则带来了一种意外的惊喜和感动,仿佛诗篇的回归给予了诗人心灵上的慰藉。这种情感的波动,恰如生活中的种种遭遇,既有失去也有重逢,构成了人生的多彩。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旧作和过往的珍视,表现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旧诗的重新发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失去与重逢的感慨,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过往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首诗篇”是如何被发现的?
A. 在书店
B. 偶然翻开旧箱子
C. 在朋友家
D. 在博物馆
诗中“恰如建鼓求亡妇”的比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去的痛苦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财富的渴望
诗的最后一句“门前忽自归”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惊喜与重新获得
C. 无奈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姜特立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一种超然的意境和哲思。两者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