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00
炉锤锻炼不遗力,造化穷锼无遁情。
每对时人思杜老,不知能事属先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工匠精神和创造力的推崇。第一句说,锻造的炉火与锤子锻炼的过程没有丝毫懈怠,第二句则表示自然的造化在细致的雕琢中没有任何逃避的情感。每当看到当代人时,作者想起了杜甫,但他们却不知道真正的成就应该归功于谁。
姜特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诗歌技艺而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性与自然的思考。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工匠精神的赞美,表达对当时社会环境和人们追求成就的思考。
《谢人惠诗二首 其一》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工匠在锻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创造,表现出一种对艺术与技艺的尊重。诗歌开头的“炉锤锻炼不遗力”,生动地描绘了工匠在工作时的专注与执着,而“造化穷锼无遁情”则引申到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了艺术创作中不可逃避的责任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杜老”是对杜甫的敬仰,表明了诗人对历史伟大诗人的追慕,同时也暗示了自身的追求与努力。诗末“能事属先生”的反思,提醒人们在称赞某种成就时,应该思考背后的真相和贡献者,这种谦逊的态度令人深思。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姜特立的技艺与思考,也反映了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全诗通过对工匠精神与艺术创作的赞美,表达了对努力与创造的尊重,同时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当代人追求成就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杜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精神的赞美?
“炉锤”在诗中象征什么?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但姜特立的诗更侧重于对工匠精神的赞美,而杜甫则在关注国家与人民的苦难中体现了其悲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