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谢人惠诗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6 14:18:00

诗句

炉锤锻鍊不遗力,造化穷锼无遁情。

每对时人思杜老,不知能事属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00

原文展示

炉锤锻炼不遗力,造化穷锼无遁情。
每对时人思杜老,不知能事属先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工匠精神和创造力的推崇。第一句说,锻造的炉火与锤子锻炼的过程没有丝毫懈怠,第二句则表示自然的造化在细致的雕琢中没有任何逃避的情感。每当看到当代人时,作者想起了杜甫,但他们却不知道真正的成就应该归功于谁。

注释

  • 炉锤:指炼金或锻造的工具,象征着辛勤的工作。
  • 锻炼:锻造、磨练,强调努力和坚持。
  • 造化:指自然的创造力。
  • 穷锼:极尽雕刻之能,表示精湛的技艺。
  • 杜老:指唐代诗人杜甫,以其伟大的诗才而闻名。
  • 先生:在这里指代真正的创作者或杰出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诗歌技艺而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性与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工匠精神的赞美,表达对当时社会环境和人们追求成就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谢人惠诗二首 其一》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工匠在锻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创造,表现出一种对艺术与技艺的尊重。诗歌开头的“炉锤锻炼不遗力”,生动地描绘了工匠在工作时的专注与执着,而“造化穷锼无遁情”则引申到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了艺术创作中不可逃避的责任与情感。

诗中提到的“杜老”是对杜甫的敬仰,表明了诗人对历史伟大诗人的追慕,同时也暗示了自身的追求与努力。诗末“能事属先生”的反思,提醒人们在称赞某种成就时,应该思考背后的真相和贡献者,这种谦逊的态度令人深思。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姜特立的技艺与思考,也反映了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炉锤锻炼不遗力:强调工匠在锻造过程中全力以赴,体现了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2. 造化穷锼无遁情:自然的造化在细致入微的锻造中毫无逃避,表现了艺术创作的严谨与深情。
  3. 每对时人思杜老:提到对杜甫的思念,表明作者对前辈的敬仰与学习。
  4. 不知能事属先生:反思那些对成就的赞美,提醒人们关注真正的贡献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炉锤锻炼”与“造化穷锼”,增强了语句的对称美。
  • 比喻:将工匠的锻造比作自然的创造,深化了主题。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工匠精神与艺术创作的赞美,表达了对努力与创造的尊重,同时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当代人追求成就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炉锤:象征着工匠精神与辛勤劳动。
  • 造化:代表着自然界的神秘与伟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精神的赞美?

    • A) 游山玩水
    • B) 工匠精神
    • C) 战斗精神
    • D) 旅行精神
  3. “炉锤”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劳动与创造
    • C) 财富
    • D) 休闲

答案

  1. B) 杜甫
  2. B) 工匠精神
  3. B) 劳动与创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但姜特立的诗更侧重于对工匠精神的赞美,而杜甫则在关注国家与人民的苦难中体现了其悲悯之情。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华诗词大典》

相关查询

忆秦娥 忆秦娥 清旷阁赏寒月 忆秦娥 其一 高邮道中 忆秦娥 暮春 忆秦娥 忆秦娥·香滴滴 忆秦娥 忆秦娥·参差玉 忆秦娥 题《雨打梨花图》 忆秦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有条不紊 木字旁的字 逸操 铁笔无私 井开头的成语 亮许 白磨嘴皮 几结尾的成语 随口乱说 厌恋 今夕有酒今夕醉 鼠字旁的字 筠斑 绞丝旁的字 单乏 首结尾的成语 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