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9:57
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
堂堂韩有功,英概今可想。
从父有彦远,早以直自养,
始终临川学,力守非有党。
纷纷名佗师,有泚在其颡。
二公生气存,千载可畏仰。
成年的少年走进乡里的学校,许多老者在座,席间如同丈量。
堂堂的韩信有功名,英雄气概在今人心中可想象。
追随父亲的教诲,彦远早已以正直自我养活,
始终在临川求学,努力坚守不依附任何党派。
纷纷的名师在此,都是以才华横溢而闻名。
二公的生气仍然存在,千年之后仍令人仰慕。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以爱国情怀和丰富的历史感而著称,作品涵盖诗、文、词等多种文学形式。陆游的诗风深受传统影响,同时又充满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陆游深感报国无门,情绪复杂,诗中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当下政治环境的不满。
陆游的《斋中杂兴十首》通过描绘少年求学的情景,展现了他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诗中提到的韩信,象征着历史上伟大的英雄,诗人用他来激励后辈追求卓越。通过对父亲教诲的回忆,陆游表达了对传统教育的尊重和对正直品德的推崇。他强调个人的努力与才华,认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真正的人才与品德始终会被铭记和仰慕。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艺术上既有历史典故的运用,也有对现实教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陆游对士人风范的追求和对后代的殷切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个人努力的价值及对历史的敬仰。陆游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后辈的殷切希望,鼓励年轻人追求卓越,坚守品德,体现出一种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韩信是谁?
A. 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
B. 一位文人
C. 一位哲学家
D. 一位商人
“始终临川学”中的“临川”指的是?
A. 地名
B. 书名
C. 人名
D. 诗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但陆游更注重教育与个人品德的强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浪漫与个体的自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