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9:07
送新罗人归本国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
日近国先曙,风吹海不平。
眼穿乡井树,头白渺瀰程。
到彼星霜换,唐家语却生。
这首诗表达了对新罗人归国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鸡林(指今海南岛)隔着大海,离开故乡已经一年。日出时分,快要回到国家,海上的风吹得波涛汹涌。眼睛穿透乡下的树木,白发已在远行的路上显现。到达彼国时,星光和霜露交替,唐国的语言在那儿却依然存在。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常以描写送别、离愁为主,具有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此诗写于送别新罗(今韩国)使者归国之际,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与对故乡的思念。在当时,唐朝与新罗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诗人对此深有感触。
《送新罗人归本国》是一首情感细腻的送别诗。首联以“鸡林隔巨浸”开篇,勾勒出一种遥远的地理距离,突出了离别的悲伤。诗人通过“日近国先曙”表现了归国的期盼,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憧憬。接下来,诗中“风吹海不平”不仅描绘了海上的风浪,还隐喻了离别所带来的心潮起伏,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由此可见。后两联则通过“眼穿乡井树,头白渺瀰程”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尤其是“头白”一词,传递出不知不觉间的沧桑感,令人感慨万千。最后一句“唐家语却生”则表达了对唐文化的自豪感,尽管身在异乡,但唐朝的文化依然在心中生根发芽,展现了诗人对文化认同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离别与思乡。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新罗使者归国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文化的认同感。
“鸡林隔巨浸”中的“鸡林”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海南岛
b) 台湾
c) 福建
诗中提到的“日近国先曙”反映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期待
c) 怀念
“唐家语却生”中“唐家语”指的是什么?
a) 汉字
b) 唐朝的文化与语言
c) 新罗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