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1: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1:19:32
寄谢观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十五年馀苦,今朝始遇君。
无惭于白日,不枉别孤云。
得失天难问,称扬鬼亦闻。
此恩销镂骨,吟坐叶纷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十五年的苦难后,今天终于遇到了知己,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感激。他在阳光下毫无愧疚,认为自己与孤云的别离并没有辜负。他感慨得失是天意无法询问,连鬼神也会听到他的赞扬。这份恩情深刻入骨,坐在这里吟咏时,落叶纷飞,似乎在回应他的感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年不详,活跃于唐代中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写友情、人生感悟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岁月后,适逢与知己重聚,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与感激之情,体现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作者通过回顾自己十五年的苦难,感慨与知己的相遇,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无惭于白日”的自信,反映出他对自己经历的肯定;而“得失天难问”则揭示了人生无常,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最后一句“吟坐叶纷纷”,不仅描绘了诗人吟咏时的情景,也象征着他内心的激荡与对过往的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个人感受,又引发读者对生命、友情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忆往事与知己重逢,传达了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知,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坚定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日”象征什么?
“得失天难问”一句表达了什么思想?
“此恩销镂骨”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