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竹溪近藁二首》

时间: 2025-07-27 22:39:41

诗句

□上翁新授□□,□□字字费精研。

韩婴岂敢为□□,郭象安能□□□。

曾是呕心多警语,或疑枕膝有奇传。

溪□□僻□□□,何日真乘入剡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39:41

诗词名称: 题竹溪近藁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上翁新授,字字费精研。
韩婴岂敢为,郭象安能。
曾是呕心多警语,或疑枕膝有奇传。
溪僻,何日真乘入剡船。

白话文翻译:

这位老翁所授的教诲,每一个字都让我费尽心思去琢磨。
韩婴(古代学者)怎敢轻言其是,郭象又怎能做到呢?
曾经我倾心于那些警世之言,或许是在梦中得到了奇妙的传承。
这个溪水幽静的地方,何时才能真正乘船入剡(剡溪)游玩呢?

注释:

  • 上翁:指老者,可能指古代的学者或老师。
  • 韩婴:汉代学者,以《韩诗外传》著称,颇受推崇。
  • 郭象:东晋时期的学者,著有《庄子注》,在哲学上影响深远。
  • 呕心:形容费心思。
  • 剡船:剡溪是一条著名的风景河流,这里指向往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彦深,号涑水,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游览竹溪时,受到自然景观和古代学者的启发,表现出对古代学术及其传承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溪”为背景,结合古代文化的沉淀,展现了诗人对学术传承的敬仰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对古代学者的提及,表现出一种自谦和对知识的渴求,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敬意。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对幽静环境的向往,同时暗含对生活节奏的思考,渴望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哲理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可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竹溪的描绘,更是刘克庄对于人生、学问和自然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翁新授,字字费精研。
    表达了对古代学者教诲的尊重,字字句句都需要认真思考。

  • 韩婴岂敢为,郭象安能。
    通过提及韩婴和郭象,表达自身对古代学者成就的敬仰,暗示自己的不足。

  • 曾是呕心多警语,或疑枕膝有奇传。
    反映了对古代智慧的向往,可能是在梦中得到启示。

  • 溪僻,何日真乘入剡船。
    期望能在这幽静的溪水中找到归宿,享受生活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 将古代学者的教诲比作珍贵的传承,强调其重要性。
  • 意象: 竹溪、船等意象传递出自然的宁静与悠闲。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追慕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溪: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清新,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理想。
  • 船: 象征自由与灵活,体现了对探索未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代学者有哪两位?
    • A. 韩婴 B. 孟子 C. 郭象 D. 庄子
  2. 诗人希望能在何处乘船游玩?
    • A. 江南 B. 剡溪 C. 长江 D. 西湖
  3. 诗中“呕心多警语”是指什么?
    • A. 警觉 B. 忧虑 C. 教诲 D. 传承

答案:

  1. A,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反映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题竹溪近藁二首》与王维的《竹里馆》,两者均以竹为意象,但王维更加侧重于禅意与内心的宁静,而刘克庄则强调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琴曲歌辞。升仙操 升仙操 昼寐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旅泊 早鸿 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 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失鹤 云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囊箧萧条 亡国怨祝 矢字旁的字 老黄牛 气喘 包含探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涓的词语有哪些 首肯 牵四挂五 聚萤积雪 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洞烛 长字旁的字 定国 驿邮 走之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