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乐天竹阁》

时间: 2025-07-28 09:29:19

诗句

此君玉立此楼空,不复幽眠想白公。

百尺有檐侵碧落,千竿无语足清风。

阑尖亭影流渔屋,龛面祠香托佛宫。

石琢端平丞相记,都归宝庆守臣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29:19

原文展示:

乐天竹阁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此君玉立此楼空,不复幽眠想白公。
百尺有檐侵碧落,千竿无语足清风。
阑尖亭影流渔屋,龛面祠香托佛宫。
石琢端平丞相记,都归宝庆守臣功。


白话文翻译:

这位君子在这空荡荡的楼阁中如玉立着,不再在幽静的夜晚想念白公(白居易)。高达百尺的屋檐侵入了蓝天,千根竹子无声地摇曳着,恰到好处地迎来清风。亭子的尖顶的影子洒在渔夫的小屋上,香炉前的祠堂里供奉着佛像。石雕刻的端正平整,铭记着丞相的伟业,这一切都归于宝庆的守臣的功劳。


注释:

  • 此君: 指的是诗人所描绘的君子形象。
  • 玉立: 形容君子如玉般的挺拔和高洁。
  • 幽眠: 形容静谧的睡眠,这里指代对往事的追忆。
  • 白公: 指代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风格受到后人推崇。
  • 碧落: 形容天空的蔚蓝。
  • 阑尖亭影: 指亭子的尖顶投射的影子。
  • 龛面祠香: 龛是供奉佛像的地方,祠堂中的香气。
  • 丞相记: 指的是历史上丞相的功绩。

典故解析:

  • 白公: 白居易因其诗风清新、直白而受到后世的喜爱。诗中提到他,表明了对其才华的敬仰。
  • 丞相记: 可能指历史上某位有名的丞相,强调了历史的传承和功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

《乐天竹阁》创作于诗人对世事的深思之际,表达了他对古代名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诗歌鉴赏:

《乐天竹阁》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诗作。开篇便以“此君玉立此楼空”引出对君子的描绘,言语之间流露出一种崇高而又空灵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表现出一种恬淡而悠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百尺有檐侵碧落,千竿无语足清风”两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竹阁的高大和周围环境的幽静,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文的崇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诗中提到的白公与丞相的功绩,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让人对当下的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还有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及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君玉立此楼空: 君子如玉般的立于空楼,象征着高洁。
  2. 不复幽眠想白公: 不再想念白公,表现出一种孤独与遗憾。
  3. 百尺有檐侵碧落: 高檐直入蓝天,高度的夸张让人感受到一种壮观的美。
  4. 千竿无语足清风: 千根竹子无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阑尖亭影流渔屋: 亭子的影子流淌在渔夫的房屋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美。
  6. 龛面祠香托佛宫: 祠堂中香气缭绕,说明人在信仰与自然中的交融。
  7. 石琢端平丞相记: 石雕的端正铭记丞相的伟业,带有历史的厚重感。
  8. 都归宝庆守臣功: 所有的成就都归于宝庆的守臣,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

修辞手法:

  • 拟人: “千竿无语”赋予竹子以人的特征,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夸张: “百尺有檐”形象地表现了竹阁的高大。
  • 对仗: “阑尖亭影流渔屋”与“龛面祠香托佛宫”形成对仗,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君子的敬仰、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阁: 象征高洁、清雅的精神追求。
  • 白公: 代表才华横溢的诗人,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清风: 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公”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百尺有檐侵碧落”中的“碧落”指的是?

    • A. 河流
    • B. 天空
    • C. 草地
    • D. 山峰
  3. 诗中“千竿无语”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热闹
    • B. 宁静
    • C. 悲伤
    • D. 快乐

答案:

  1. C. 白居易
  2. B. 天空
  3. B. 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杜甫《望岳》: 描绘山的雄伟,展现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通过草的枯荣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时光的流逝。
  3. 王维《山居秋暝》: 通过描绘山水自然,表现出恬淡的生活哲学。

这些作品都与《乐天竹阁》在自然描绘和人文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寄友人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八十一 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 再过九龙岩 行县憩九龙岩 五年二月朔投晓到岩寺适值亡女忌日因而饭僧 将到岩洞油云忽作骤雨滂霈 和士曹曹文林省题九龙岩 和阮倅正名九仙 睹丞相曾公为桂帅时经过留题 得雨移刻即止惜乎不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扬名四海 羽字旁的字 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惹草沾花 纸上空谈 摄魄钩魂 残汤剩饭 陈蕃下榻 黄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饔飧不饱 西蕃 法门 暹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