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6:17
东城寻春
白居易 〔唐代〕
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
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今犹未甚衰,每事力可任。
花时仍爱出,酒后尚能吟。
但恐如此兴,亦随日销沉。
东城春欲老,勉强一来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追寻。诗的开头描绘了老态的逐渐显现,心中的欢情却已逐渐消退。作者意识到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相比已经不如,未来也可能会更差。尽管现在的身体尚未衰弱,仍能做些事情,欣赏春花,饮酒作诗,但他担心这样的兴致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最终,诗人努力在春天来临时去追寻它,但感到时间的无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他在政治上也曾担任重要职务,但因其直言不讳,多次遭遇贬谪。
《东城寻春》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慨,尤其在春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他却对青春的消逝深感忧虑。此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心理状态,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对生命、时间的思考。
《东城寻春》是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抒怀之作,诗中通过春天的景象,勾起了诗人对青春的追忆和对老去的无奈。开头两句“老色日上面,欢情日去心”,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年纪的增长带来了容颜的衰老,而心中的欢愉却逐渐消退,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更是揭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他意识到,无论是身体状态还是精神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不断恶化。尽管“今犹未甚衰”,但这份“力可任”也让人感到无奈,似乎在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时光。
而“花时仍爱出,酒后尚能吟”,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渴望。即使身处老境,仍愿意出去享受花开时节的美好,饮酒作诗,尽情吟咏。然而,最后两句“但恐如此兴,亦随日销沉”,又一次强调了对时间流逝的担忧,兴致虽在,但能持续多久呢?
整首诗以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白居易特有的现实主义风格,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围绕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美好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生命的思考。通过描写个人情感,反映了普遍的人生哲理,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无情的无奈。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春天不仅是自然的复苏,更是人生希望的象征,而老去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选择题:诗中“今犹未甚衰”意指什么?
a) 诗人已完全衰老
b) 诗人尚能做事
c) 诗人心情愉悦
d) 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填空题:诗中提到“东城春欲老”,表明诗人对__的感慨。
判断题: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对/错)
对比白居易的《东城寻春》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个人的无奈,而后者则表现出对享受当下的积极态度。两者虽然情感基调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