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7:36
原文展示:
食蟹 张耒 〔宋代〕 世言蟹毒甚,过食风乃乘。 风淫为末疾,能败股与肱。 我读本草书,美恶未有凭。 筋绝不可理,蟹续牢如絙。 骨萎用蟹补,可使无骞崩。 凡风待火出,热甚风乃腾。 中炎若遇蟹,其快如霜泠。 俗传未必妄,但恐殊爱僧。 本草起东汉,要之出贤能。 虽失谅不远,尧跖终殊称。 书生自信书,俚说徒营营。
白话文翻译:
世人常说螃蟹毒性很大,过量食用会引发风邪。 风邪侵袭成为末梢疾病,能损害大腿和手臂。 我读过本草书籍,美恶之说并无确凿证据。 筋断不可接续,螃蟹却能牢固如绳。 骨萎可用螃蟹滋补,可使之不崩塌。 凡是风邪需火来驱散,热极则风邪更盛。 中暑若遇螃蟹,其清凉如霜。 俗传未必无根据,但恐怕是特殊爱好者的说法。 本草书籍起源于东汉,重要的是出自贤能之手。 即使有误也相差不远,尧与跖终究有别。 书生自信书本知识,俗说只是徒劳无益。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苏门四学士”。此诗通过对螃蟹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对知识的自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对螃蟹的毒性有诸多传言,作者通过阅读本草书籍,对这些传言提出质疑,表达了对知识的信任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螃蟹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对知识的自信。诗中,作者首先指出世人常说螃蟹毒性很大,过量食用会引发风邪,但他通过阅读本草书籍,认为美恶之说并无确凿证据。他进一步指出,螃蟹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益,如筋断不可接续,螃蟹却能牢固如绳,骨萎可用螃蟹滋补,可使之不崩塌。作者通过对螃蟹的正面描述,表达了对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对知识的信任。最后,作者指出书生自信书本知识,俗说只是徒劳无益,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批判传统观念,强调知识的自信。作者通过对螃蟹的描述,质疑了世人对螃蟹毒性的传统看法,并通过阅读本草书籍,表达了对知识的信任和对传统观念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本草书”是指什么? A. 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 B. 古代记载食物的书籍 C. 古代记载历史的书籍 D. 古代记载文学的书籍
诗中作者对螃蟹的看法是什么? A. 螃蟹有毒,应避免食用 B. 螃蟹有益,可以滋补身体 C. 螃蟹无害,可以随意食用 D. 螃蟹有毒,但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诗中作者表达了对什么的态度? A. 传统观念的完全认同 B. 传统观念的质疑和批判 C. 对知识的完全否定 D. 对知识的完全认同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