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13
我不愿封万户侯,愿向紫逻从公游。
郓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诗可留。
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饱千霜节如此。
廓庙之具千金躯,底事便着山岩里。
蒲鞭挂壁一事无,环佩声中了朝晡。
祝融不到林深处,客至五月怀貂狐。
徇华大夫无此乐,从渠遮山用翠幙。
若问此间奇绝处,但道胸中有丘壑。
我不愿意做万户侯的高官,只想在紫逻洞中与朋友游玩。
郓州的溪堂和虢州的山洞,都没有留下我所作的诗篇。
水流在山边清澈见底,竹子在严霜中仍然茂盛。
庙宇的装饰品虽然价值千金,却何必藏在山岩之间。
蒲鞭挂在墙上,闲事一无所有,
只有佩环的声音在朝晡间响起。
祝融神火无法到达的林深处,
客人来到五月时节怀念着貂狐。
华贵的大夫没有这样的乐趣,
只得在山中遮蔽用翠帷。
如果问这里有什么奇绝之处,
只要说我的心中有丘壑。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履常,号静斋,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与义游览紫逻洞时,表达了他对权势与名利的淡泊,向往自然与心灵自由的情感。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在此境遇中通过诗歌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游紫逻洞》是一首表现对自然景观热爱与人生哲学思考的诗作。诗人开篇明确表达对权势的拒绝,愿意追求与友人一起游历名胜,而非追求富贵的生活。接着,诗中描绘了紫逻洞周边的自然景色,清澈的水流和经历霜雪的竹子,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坚韧的力量。
诗人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他提到庙宇中的千金装饰,似乎在质疑物质的价值,强调心灵的富有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诗人又用蒲鞭与环佩的对比,进一步凸显生活的清淡与内心的宁静。最后,诗人强调内心的丘壑,表明真正的奇绝之处在于内心的境界与理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是对当时社会浮华的有力反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名利的拒绝,强调心灵的自由与内心的追求。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上各具特色。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游紫逻洞》的深刻内涵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