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7:2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7:27:50
题唐希雅画寒江图
——陈与义
江头云黄天醖雪,
树枝惨惨冻欲折。
耐寒野鸭不知归,
犹向沙边弄羽衣。
黄茅母日不自力,
影乱弱藻相因依。
惟有苍石如卧虎,
不受阴晴与寒暑。
舟中过客莫敢侮,
闲伴长江了今古。
在江边,天空阴沉,仿佛在酝酿着雪;树枝惨淡,似乎快要被冰冻折断。耐寒的野鸭不知归路,仍在沙滩上嬉戏着羽毛。黄茅草在阳光下无力地摇曳,影子与细小的藻类相互依偎。唯有那块苍石,犹如卧虎,毫不受阴晴和寒暑的影响。过往的舟客对此毫不轻视,悠然伴随着长江,感慨着古今变迁。
陈与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为特色,情感细腻,风格独特。此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诗词产生于宋代,可能是在冬季的某个时刻,作者借助唐希雅的画作,描绘出寒江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描绘寒江的风景为主线,展现了冬季的萧条与生机并存的画面。开篇的“江头云黄天醖雪”,通过渲染阴沉的天色,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而“耐寒野鸭不知归”则表现出生命在逆境中依旧顽强生存的意志。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苍石如卧虎”,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屹立不倒,还暗示了其坚定与不受环境影响的特性。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冷酷与生机,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结尾的“闲伴长江了今古”则透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表达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历史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自然界的严酷与生命的顽强,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诗中“江头云黄天醖雪”中的“醖”字意思是:
A. 酝酿
B. 凝固
C. 消散
D. 变幻
“惟有苍石如卧虎”中的“卧虎”比喻什么?
A. 强大的力量
B. 温柔的性格
C. 脆弱的生命
D. 不屈的精神
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轻蔑
B. 敬畏
C. 恐惧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