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58
去国频更岁,为官不救饥。
春生残雪外,酒尽落梅时。
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
年华不负客,一一入吾诗。
离开故国,时光流逝得很快,做官却无法救助百姓的饥荒。春天来临时,雪还未完全融化,酒喝尽了,梅花也已凋落。阳光照耀下,山川倒映,蓝天之下草木生机勃勃。年华不会辜负来访的客人,所有的景象都融入了我的诗句之中。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陈与义,字仲明,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常用简练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
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难。诗人身为官员,却感到无力改变现状,因此在诗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社会责任的反思。
《年华》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责任的反思。首句“去国频更岁”直接点出作者的离愁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春天来临,残雪尚在;酒喝尽时,梅花已落。这些意象不仅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也隐含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在“白日山川映,青天草木宜”中,诗人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然而,诗人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无法忘却作为官员的责任,诗的结尾“年华不负客,一一入吾诗”则是对生活的肯定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所有经历与感受化为诗句,留存于世。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时间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去国频更岁”意指什么?
“为官不救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年华不负客”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可以对比陈与义的《年华》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涉及到时间与生命的主题,但李白的诗更强调豪放与饮酒作乐的态度,而陈与义则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