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6:33
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磊落南州士,家声二百年。
失身几利吻,得路已华颠。
青琐元虚位,黄扉久伫贤。
九原宁可作,东望益潸然。
这首诗的意思是:
南方的士人品行磊落,家声延续了二百年。
在生活中失去名声几次,却也曾获得光辉的地位。
青色的琐窗是虚无的荣华,黄门的贤士已久待于此。
我宁愿化作九原之土,向东眺望时更感伤。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性情豪放,才华横溢,作品多以豪情壮志、抒发情感为主。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象,且常结合个人经历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公去世之后,表达了对其的哀悼与怀念。诗人在此诗中借徐公的生平,反映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出对故人的敬重和对世事的思考。
这首挽词通过对南方士人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韩元吉对徐公的深情缅怀。开头两句强调了徐公的家声与品德,表明他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与认可。然而,诗人接着提及了徐公在生活中遭遇的挫折,暗示即便身陷困境,仍不失其高尚的志向。
后面的“青琐元虚位,黄扉久伫贤”则以意象的对比,突出名位的虚幻与真正的德行。青色的琐窗象征着表面的荣华,而黄门则暗示了待人接物的宽厚与贤良。最后两句“九原宁可作,东望益潸然”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人去世的无限惋惜与悲伤,愿意化作尘土,寄托哀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邃,既有对个体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出宋代士人对生死、名利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人的追思与悼念,反映了士人对名利的深刻反思,最终选择以德行为重,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州士”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青琐”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