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2:40
原文展示:
轩轩任公子,本是钓鳌人。 手把虹蜺竿,一举百万钧。 得鳌谓无用,坐卷千丈纶。 却自絓蚯蚓,浅濑收纤鳞。 悠悠世上儿,不识此有神。 但将俗士眼,下视穷水滨。
白话文翻译:
任公子风度翩翩,原本是钓巨鳌的能手。 手持彩虹般的钓竿,一挥之力可达百万钧。 钓得巨鳌却认为无用,于是收起了长达千丈的钓线。 转而用细小的蚯蚓,在浅滩上捕捉细小的鱼鳞。 世间的普通人,不识得这其中蕴含的神妙。 只用世俗的眼光,低看那些水边的穷困之地。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是寄给朋友任光禄的,表达了对任光禄高洁志向的赞赏,同时也抒发了对世俗眼光的不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文同与任光禄交往期间,可能是对任光禄的一种鼓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文同对世俗观念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任公子的宏伟志向与世俗之人的浅薄眼光,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志向的推崇和对世俗观念的批判。诗中“钓鳌人”与“浅濑收纤鳞”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任公子的高远志向与世俗之人的短视行为。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高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任公子的形象,表达了对高洁志向的推崇和对世俗观念的批判。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追求和精神的高度,而非表面的成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钓鳌人”比喻什么? A. 有大志向的人 B. 钓鱼的人 C. 贫困的人 D. 世俗的人
诗中“虹蜺竿”象征什么? A. 神奇和精美 B. 普通和简单 C. 短视和浅薄 D. 贫困和无用
诗中“千丈纶”象征什么? A. 长远的追求 B. 短视的行为 C. 贫困的生活 D. 世俗的眼光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