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李常伯满粹翁》

时间: 2025-05-23 14:59:26

诗句

我思古人不可见,独以两眼纸上求。

苦读才疲即伏枕,亦冀梦寐从之游。

每疑贤圣世间有,岂独古出今则不。

心之所藏弗面见,常恨世腹不可搜。

虽然其中充美者,间或外发文章彪。

扬淮而南谁名声,盛说李满乾万喉。

青天白日所同见,众亦不敢加瑕疵。

而余零丁始就学,独矫众弃先拈收。

要其所学与必至,不止颜孟须孔周。

决将健走独取到,顾我不肯少待留。

新诗惠见荐自讋,若遇重压并见投。

星机织成副地锦,神冶铸出舂天矛。

辉光交华目反眩,噍咀过美涎井流。

退归畏爱复愿学,恍若见富潜谋偷。

顾其才力非当对,犹以一发紖十牛。

使我苦勉不少得,搦笔欲下先惭羞。

有如姣恶各具体,肉骨不可强雕锼。

或云才华乃天与,何寡不益多仍裒。

几时高车得会合,预期蹈拚呼旁陬。

临风呻哦欲有寄,自恨拙茧无长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59:26

原文展示

《寄李常伯满粹翁》
作者:王令(宋代)

我思古人不可见,独以两眼纸上求。
苦读才疲即伏枕,亦冀梦寐从之游。
每疑贤圣世间有,岂独古出今则不。
心之所藏弗面见,常恨世腹不可搜。
虽然其中充美者,间或外发文章彪。
扬淮而南谁名声,盛说李满乾万喉。
青天白日所同见,众亦不敢加瑕疵。
而余零丁始就学,独矫众弃先拈收。
要其所学与必至,不止颜孟须孔周。
决将健走独取到,顾我不肯少待留。
新诗惠见荐自讋,若遇重压并见投。
星机织成副地锦,神冶铸出舂天矛。
辉光交华目反眩,噍咀过美涎井流。
退归畏爱复愿学,恍若见富潜谋偷。
顾其才力非当对,犹以一发紖十牛。
使我苦勉不少得,搦笔欲下先惭羞。
有如姣恶各具体,肉骨不可强雕锼。
或云才华乃天与,何寡不益多仍裒。
几时高车得会合,预期蹈拚呼旁陬。
临风呻哦欲有寄,自恨拙茧无长抽。

白话文翻译

我思念那些古代的圣贤,却无法见到他们,只能依赖书本来寻求。苦读到疲倦时便趴在枕头上,也希望在梦中能与他们游玩。总是怀疑世间是否还有贤圣,难道只有古人,而今人就没有吗?心中所藏的智慧无法面见,常常感到对世事的无奈。如果其中有些人真有才华,偶尔才会在文章中显露出来。扬淮以南,谁的声名如李满乾那样响亮?在青天白日之下,众人都不敢指责他。有我这样零零散散的人,刚刚开始学习,独自抗拒众人的抛弃。想要所学的知识必然要达到,不止于颜渊和孟子,孔子和周公。决心努力学习,独自追求成功,但我总是不愿意等待。新诗的推荐若遇到压力也许会被抛弃。星星的机巧编织成美丽的锦缎,神工造物铸就出强大的武器。辉光交错,目光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流口水的美味让人垂涎欲滴。退回去后害怕被爱好干扰,仍希望能继续学习,仿佛看见富裕的机会在暗中潜藏。看他的才华力量并不相对,仍然不如一根丝线牵动十头牛。使我努力却收获甚少,握笔欲写却先感到羞愧。就像美丑各有其体,肉骨是无法强行雕刻的。有人说才华是天赋,为什么大多数人反而不如少数人更有益处。什么时候才能和高车相聚,期待能一起拼搏在旁边。临风吟哦想要寄托心声,自恨笨拙的茧子没有长抽。

注释

  • 独以:单靠、仅仅依靠。
  • 纸上求:指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取知识。
  • 心之所藏:心中所蕴藏的智慧或思想。
  • 扬淮而南:指扬子江流域及其南方地区。
  • 青天白日:形容光明正大,公开透明的环境。
  • 零丁:形容孤独、散落的状态。
  • 健走:指努力、勤奋地追求。
  • 噍咀:流口水、流连忘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令,字子猷,号青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诗名世,风格清新,富有哲理,常常表达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表露出作者对古人智慧的渴望与追寻,反映出他对自身学习过程的思考与反省,寄托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王令的《寄李常伯满粹翁》是一首深具思考性和哲理性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向往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在诗的开头,作者提到思古之情,表达了对贤圣人物的敬仰和渴望。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于许多文人心中的,他们常常希望能通过学习古人的智慧来提升自身的修养。

随着诗意的发展,王令逐渐反思自身的学习状况,感到孤独与无助,尤其在“而余零丁始就学”这一句中,作者清晰地表露出自己在学习道路上的孤独感。他强调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模仿古人,更在于自身的独立思考与成长。他对古人学问的追求不仅限于书本知识,更渴望在实践中获得智慧。

诗中多次提及“心之所藏”和“才华”,表明作者对内在修养的重视。王令在诗的后半部分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光辉与美好,以及对才华与努力之间的思考,展示了他对才华的质疑与对自身努力的反省。最后,诗人以“临风呻哦欲有寄”收尾,表达了他想要寄托心声,却因自身的不足而感到无奈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思古人不可见,独以两眼纸上求:表达对古人智慧的渴望,无法亲见只能通过书本来追求。
  2. 苦读才疲即伏枕,亦冀梦寐从之游:学习至疲惫便想趴在枕头上,希望在梦中与古人交流。
  3. 每疑贤圣世间有,岂独古出今则不:怀疑现代是否还有贤圣存在,是否只有古人才有智慧。
  4. 心之所藏弗面见,常恨世腹不可搜:心中所存的智慧无法显现,感到对世事的无奈与不甘。
  5. 虽然其中充美者,间或外发文章彪:即使有杰出的人,偶尔也会在文章中显露才华。
  6. 扬淮而南谁名声,盛说李满乾万喉:提到李满乾,强调他在南方的声名显赫。
  7. 青天白日所同见,众亦不敢加瑕疵:在光明正大的环境下,众人也不敢指责他的缺点。
  8. 而余零丁始就学,独矫众弃先拈收:自己刚开始学习,孤独地对抗众人的冷落。
  9. 要其所学与必至,不止颜孟须孔周:学习应有自己的目标,不止于古代的名人。
  10. 决将健走独取到,顾我不肯少待留:决意努力学习,追求成功,但不愿意停留。
  11. 新诗惠见荐自讋,若遇重压并见投:若有新诗推荐,可能在压力下被忽视。
  12. 星机织成副地锦,神冶铸出舂天矛:用比喻形容才华的精巧与力量。
  13. 辉光交华目反眩,噍咀过美涎井流:形容光辉交错,令人目眩神迷,流口水的美味。
  14. 退归畏爱复愿学,恍若见富潜谋偷:退回后害怕被干扰,仍希望能学习,隐隐期待机会。
  15. 顾其才力非当对,犹以一发紖十牛:看到别人的才华与力量,感到自己微不足道。
  16. 使我苦勉不少得,搦笔欲下先惭羞:努力学习却收获甚少,想写东西却感到羞愧。
  17. 有如姣恶各具体,肉骨不可强雕锼:强调事物有其本质,不能强求。
  18. 或云才华乃天与,何寡不益多仍裒:有人认为才华是天赋,然而大多数人未必能受益。
  19. 几时高车得会合,预期蹈拚呼旁陬:期待能与志同道合者相聚。
  20. 临风呻哦欲有寄,自恨拙茧无长抽:在风中吟哦,想表达心声,自感能力不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星机织成副地锦”,用形象的方式表达才华的精妙。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拟人:如“辉光交华目反眩”,赋予光辉以动感,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渴望、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以及对现实的无奈。王令通过自省,强调了个人努力与智慧的重要性,体现了对教育与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人:象征智慧与传统。
  • :学习与知识的载体。
  • :理想与追求的体现。
  • 青天白日:象征光明与公正的环境。
  • 星机:象征巧妙的才华与智慧。
  • 肉骨:象征事物的本质,强调真实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古人智慧的怀念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自身努力的反思
    • D. 以上皆是
  2. “我思古人不可见”中的“古人”指的是谁?

    • A. 现代人
    • B. 古代的贤圣人物
    • C. 自己
    • D. 书本
  3. 本诗中提到的李满乾是指哪类人物?

    • A. 平民
    • B. 文人名士
    • C. 商人
    • D. 农民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古代的贤圣人物
  3. B. 文人名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王令的《寄李常伯满粹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两者都使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比喻,展现了对古人智慧的追求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王令更侧重于孤独与努力的内心挣扎,而苏轼则在情感上更为开阔,表现出更强的豪情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王令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闻林少穆前辈召授京卿 其二 闻林少穆前辈召授京卿 其一 赠杜顗 摸鱼儿 卜算子 生查子 玉楼春 水龙吟 题画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闱差 巾字旁的字 不挠不折 梦开头的成语 死重泰山 笔大如椽 扇盖 卜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诮讪 福与天齐 糹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安全理事会 余敝 爪字旁的字 向声背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