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满衡父》

时间: 2025-04-26 20:48:19

诗句

寒业落傞傞,荆榛刺出柯。

四邻松竹少,晚岁雪霜多。

兹世居无可,劳生计奈何。

此心须见子,不敢向人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8:19

原文展示:

寒业落傞傞,荆榛刺出柯。
四邻松竹少,晚岁雪霜多。
兹世居无可,劳生计奈何。
此心须见子,不敢向人歌。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天气让庄稼凋零,荆棘丛中露出刺枝。
周围的松竹稀少,晚年的日子里白雪与霜霜增多。
如今的生活无以为继,辛苦的生计又该如何维持?
我心中只想见到你,不敢向他人倾诉我的哀愁。

注释:

  • 寒业:寒冷的气候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 傞傞:形容凋零或萧条的样子。
  • 荆榛:荆棘和榛树,象征艰难和困境。
  • 四邻:周围的邻居。
  • 晚岁:晚年的时光。
  • 兹世:表示现在的时代或生活。
  • 此心须见子:表达对某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令(约1090-1150),字子实,号敬斋,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五言诗和词,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令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困顿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自己的处境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寄满衡父》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念的诗作。诗中开篇以“寒业落傞傞”描绘了严寒导致的农作物凋零,象征着诗人生活的艰辛。接着,诗人提到周围的松竹稀少,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隐喻着朋友的缺乏和孤独的感受。

“晚岁雪霜多”一句,透出岁月无情,诗人正值晚年,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而这些磨难如同冬天的雪霜,令人感到凄凉。接下来的“兹世居无可,劳生计奈何”,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困惑。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生计的担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

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希望能够见到心中所念之人,却又不敢向他人倾诉自己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深藏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生活困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寒业落傞傞:严寒的季节使得农作物枯萎,暗示生活的困境。
    2. 荆榛刺出柯:荆棘丛生,生活环境艰难。
    3. 四邻松竹少:周围的朋友和支撑少之又少,感到孤独。
    4. 晚岁雪霜多:年纪渐长,生活的困苦增多。
    5. 兹世居无可:当下的生活没有其他选择。
    6. 劳生计奈何:对生计的无奈与困惑。
    7. 此心须见子:渴望见到心中所念之人。
    8. 不敢向人歌:不愿向他人倾诉内心的哀愁。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寒业”和“雪霜”象征着诗人的生活境遇,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情感基调深沉而忧伤。

意象分析:

  • 寒业:象征着生活的困苦和不易。
  • 荆榛:代表艰难的生存环境。
  • 松竹:象征友谊和支持的缺乏。
  • 雪霜:代表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令的字是什么? A. 子实
    B. 子涵
    C. 子华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A. 松竹
    B. 荆榛
    C. 雪霜
    D. 以上都是
    答案:D

  3. “此心须见子”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生活的忧虑。
  2.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令的《寄满衡父》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但王令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心声。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令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修史亭二首 长安赠王注 白菊三首 书乞米帖后 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 寄贯休上人 个人三十韵 七十九吟十首 念奴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野人献日 目牛游刃 重组 石鼓 低柔 弓字旁的字 艺高胆大 秃宝盖的字 包含静的成语 轩鷑 手字旁的字 身无长物 炊沙作饭 三框儿的字 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狂瞽之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