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孙莘老》

时间: 2025-05-04 15:26:01

诗句

默默曹自得,劳劳非吾任。

不与君子逢,谁复明此心。

偶客来自南,口有千里音。

知无木索勤,颇复山水吟。

对之为一笑,欣如获千金。

宣城风物佳,古语昔已忱。

太平又其有,道途邈幽深。

溪流渺弯环,山劫屹抱临。

况复寂寞人,黄绶事陆沉。

公田秫既收,客席酒屡斟。

悔予昔南浮,不往一就寻。

波涛忘日月,疾病废古今。

归来就羁衔,外虑日已侵。

适时愧非才,对客辄自瘖。

譬如火灸肤,暂忍久莫禁。

惟思百亩田,为可足釜鬵。

投身脱世箝,敛足蹈古箴。

寄言所同怀,相期在中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6:01

原文展示

寄孙莘老
作者:王令 〔宋代〕

默默曹自得,劳劳非吾任。
不与君子逢,谁复明此心。
偶客来自南,口有千里音。
知无木索勤,颇复山水吟。
对之为一笑,欣如获千金。
宣城风物佳,古语昔已忱。
太平又其有,道途邈幽深。
溪流渺弯环,山劫屹抱临。
况复寂寞人,黄绶事陆沉。
公田秫既收,客席酒屡斟。
悔予昔南浮,不往一就寻。
波涛忘日月,疾病废古今。
归来就羁衔,外虑日已侵。
适时愧非才,对客辄自瘖。
譬如火灸肤,暂忍久莫禁。
惟思百亩田,为可足釜鬵。
投身脱世箝,敛足蹈古箴。
寄言所同怀,相期在中林。

白话文翻译

默默无闻的我自得其乐,辛劳的事情并不是我的责任。
我不与君子相逢,又有谁能明白我的心思呢?
偶然有客人从南方来,口中带着千里之外的音韵。
我知道没有木索(指无所依赖的辛勤),却也常常吟咏山水。
看到他时我微微一笑,心中欣喜如同获得千金。
宣城的风景优美,古人早已对此充满眷恋。
太平盛世又有什么呢,途中的路遥远而幽深。
溪水弯弯流淌,山峦巍峨耸立。
况且孤独的人,黄绶(指官职)也只能在陆沉中。
公田的秫米已收成,客席上酒屡次斟满。
我后悔当初南游,没有去一探寻访。
波涛之上,忘却了日月,疾病却让人废弃古今。
归来后就像被羁绊,外面的忧虑已渐渐侵蚀我。
这时候我感到愧对才华,对客人却常常沉默。
就像火灼烧肌肤,暂时忍耐却不能长久。
我只希望能拥有百亩田地,足以用来煮饭做菜。
我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收敛脚步踏入古人的哲理。
寄语与你志同道合的人,相约在那中林之中。

注释

  1. 曹自得:指默默无闻的状态。
  2. 劳劳:辛苦,劳累。
  3. 明此心:理解我的心情。
  4. 千里音:远道而来的音调或语言。
  5. 木索:比喻依靠的东西,通常指工具或依赖。
  6. 黄绶:古代官职的象征,表明官位。
  7. 陋沉:指不被重视或是地位低下。
  8. 公田秫:指农田收成的禾苗,象征农事的丰收。
  9. 羁衔:被束缚的状态,形容心中的惆怅与无奈。
  10. 古箴:古人的教诲或规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令(约公元945-1010年),字子骏,号闾丘,宋代诗人,生于盛世,擅长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出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令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反映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无奈。

诗歌鉴赏

《寄孙莘老》是一首情感丰富的古诗,王令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描绘了诗人默默无闻的状态,既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泊,也流露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诗中提到的“偶客来自南,口有千里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即使隔着千里,心灵的共鸣依然存在。

随着诗歌的深入,王令描绘了他对山水的热爱,表达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溪流渺弯环,山劫屹抱临”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接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愈发明显,表达了对昔日游历的悔恨,对生活的沉重与孤独的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矛盾: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又有对世俗责任的无奈。在最后,诗人寄希望于志同道合的朋友,期待在隐秘的森林中相聚,反映出他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心灵交流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的画卷,更是王令心灵的自白,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默默曹自得,劳劳非吾任:表达自己在安静中找到乐趣,不愿承担辛劳的责任。
  2. 不与君子逢,谁复明此心:与志同道合的人无缘,内心的情感无人理解。
  3. 偶客来自南,口有千里音:偶然遇到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远方的气息。
  4. 知无木索勤,颇复山水吟:意识到自己缺乏依靠,便转向吟咏山水以慰藉心灵。
  5. 对之为一笑,欣如获千金:见到友人时的微笑,带来无比的快乐。
  6. 宣城风物佳,古语昔已忱:宣城的美好景致,古人早已对此充满赞美。
  7. 太平又其有,道途邈幽深:太平盛世之下,前路依然遥远而深邃。
  8. 溪流渺弯环,山劫屹抱临:描绘出溪流的曲折和巍峨的山峦。
  9. 况复寂寞人,黄绶事陆沉:孤独的人在官场中也感到无奈。
  10. 公田秫既收,客席酒屡斟:丰收的季节,酒席上不断斟酒。
  11. 悔予昔南浮,不往一就寻:后悔当初未去南方寻访。
  12. 波涛忘日月,疾病废古今:波涛的冲击让人忘却时间,疾病使人无力。
  13. 归来就羁衔,外虑日已侵:归来后心中感到束缚,外界的忧虑渐渐侵蚀。
  14. 适时愧非才,对客辄自瘖:感到愧疚,面对客人只能沉默。
  15. 譬如火灸肤,暂忍久莫禁:比喻内心的痛苦如火焚烧,虽能忍耐但难以长久。
  16. 惟思百亩田,为可足釜鬵:希望拥有百亩田地,以供日常所需。
  17. 投身脱世箝,敛足蹈古箴: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回归古人的教诲。
  18. 寄言所同怀,相期在中林:祝愿和志同道合的人相约在林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譬如火灸肤”,形象生动地表达内心的痛苦。
  • 对仗:如“溪流渺弯环,山劫屹抱临”,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反映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水:象征自然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向往。
  2. 溪流:代表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3. 黄绶:象征官职与世俗的纷扰。
  4. 百亩田:象征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孙莘老》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令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黄绶”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古代的官职象征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乐器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追求名利
    • B. 感到孤独与无奈
    • C. 忘却一切
    •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同样反映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情的思考。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

诗词对比

  • 王令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禅意,而王令则更关注人际关系与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王令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奉祠东太乙宫七首 七言步虚辞二首 其一 春雨 送王先辈还二华 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 阻雨宿一嘉铺杨家 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五五九 香闺十咏·凌波袜 纸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銮驾 受取 走之旁的字 曾无与二 角字旁的字 要价还价 收开头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OA 刮地以去 漓结尾的成语 抑郁症 杜门屏迹 昂首伸眉 見字旁的字 包含操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钿车宝马 包含炜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