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3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36:44
窗前午枕梦忘还,
门外清风昼掩关。
天下谁当千古后,
床头自笑六经闲。
能将道系穷通里,
安用身居进退间。
自愧公心犹有蔽,
清时无日不思山。
在窗前的午后,我在梦中忘却了归来,
门外的清风轻拂,白昼中我闲适地关上了门。
天下谁能在千古之后留下名声?
我在床头自得其乐,六经的经典也显得闲适无用。
能将道义与穷通相连,
又何必在身处的进退之间纠结。
我感到羞愧,因为公心依然有遮蔽,
在这清明的时光里,日日思念那山中的宁静。
作者介绍:王令,字子权,宋代诗人,活跃于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风著称,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令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王令的《寄满子权二首》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描绘的午后宁静,既是物理空间的安逸,也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窗前的午枕和门外的清风,仿佛是诗人对世俗的一种疏离与逃避。在这种宁静中,诗人思考历史与人生,质疑“天下谁当千古后”的名利观,表现出对经典的反思与对道义的追求。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个人进退并不看重,而是强调道义的内在联系,这种思考让他感到羞愧,意识到自己在公心上的不足。最后一句“清时无日不思山”,不仅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象征着他对纯净理想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反映了作者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寄满子权二首》的作者是?
诗中“天下谁当千古后”表达了什么思想?
“自愧公心犹有蔽”中的“公心”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