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7:40
作者: 莫仑 〔宋代〕
听春教燕颦莺诉。朝朝花困风雨。六桥忘却清明后,碧尽柳丝千缕。蜂蝶侣。正闲觅闲花,闲草闲歌舞。最怜西子。尚薄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流红记,空泛秋宫怨句。才色何处娇妒。落红无限随风絮。诗恨有谁曾遇。堪恨处。恨二十四番,花信催花去。东君暗苦。更多嘱多情,多愁杜宇,多诉断肠语。
春天的燕子和莺鸟在低声诉说,朝夕之间,花朵在风雨中受困。六桥之后,清明的节气已过,柳丝随着碧水轻轻飘动。蜂蝶成双,正闲闲地寻找着花草、歌舞的乐趣。最让我怜惜的还是西子,薄薄的云遮掩着她的情思,波光粼粼的泪水,点点滴滴勾起了往日的妩媚。流红的花瓣记录着秋宫的怨恨,才华和美貌如今何处可寻?落花随风而去,无尽的哀怨。诗中恨意,有谁能理解?真令人痛恨的是,那二十四番的花信催促着花朵的凋零。东风暗自悲苦,更多的只是情愫多愁,杜鹃鸟的啼鸣更是诉说着断肠的言语。
作者介绍: 莫仑,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爱情的深切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夏之交,诗人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情感波动,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纠葛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摸鱼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意境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歌开篇即以“听春教燕颦莺诉”引入,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氛围。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花朵在风雨中的无奈,表达了对春天短暂而脆弱的感叹。六桥、清明等意象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西子的描写,展现了对美丽的追求与向往,她的“薄薄云情”和“盈盈波泪”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惋惜。整首词在情感的起伏中,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无奈与愁苦,尤其是“诗恨有谁曾遇”的叹息,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盈盈波泪”“落红无限随风絮”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花困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