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26:21
良辰巧与赏心违,四者能并自古稀。
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
闭门幸免吹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
政坐满城风雨句,平生不喜老潘诗。
美好的时光恰好与赏心的机会相违背,这样的情况自古以来是非常少见的。
正好今年的重阳节,竟然没有几枝黄菊。
关上门,幸好避免了被风吹掉乌帽,
有酒在手,又何必去仰望那些白衣人呢?
如今满城都是风雨的诗句,我一生都不喜欢老潘的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其诗歌的自然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重阳节,诗人面临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双重影响。天气阴雨,黄菊未开,导致了他对节日的失落感,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人世间事物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与不满。
这首诗从开头的“良辰巧与赏心违”便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佳节重阳,本应是团聚与赏菊的美好时光,然而天公不作美,阴雨连绵,周遭的环境与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黄菊两三枝”的缺失,不仅是对实际景象的描写,更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接下来的“闭门幸免吹乌帽”,表达了诗人宁愿独处于闭门之中,也不愿意去迎合外界的纷扰,显示出一种独立与自我的态度。最后一句“平生不喜老潘诗”则展现出诗人对流行文化的拒绝,反映了他对自己审美品位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揭示了诗人对自然、对人情的观察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与艺术的审美。诗人在疏离中寻找自我,试图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这种情感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流行文化的拒绝与对自我内心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一般会赏哪种花?
A. 玫瑰
B. 黄菊
C. 兰花
D. 桃花
诗中提到的“老潘”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潘阆
D. 白居易
作者对“良辰”与“赏心”的态度是?
A. 期待
B. 失落
C. 无所谓
D. 愉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意境,但其情感基调更为沉重,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而杨万里的这首诗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反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