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4:0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09:54
孤亭影在乱花中,
怅望无人此醉同。
听尽暮钟犹独坐,
水边襟袖起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自坐在孤亭中的人,周围是纷繁的花朵,孤单的他不禁感到伤感,渴望与人分享此刻的愉悦。夕阳西下,钟声已尽,他仍然独自一人坐着,感受着水边轻拂的春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孤独与自然的感受,典型地展现了士人的情怀。
作者介绍: 赵嘏(约 902—965),唐代诗人,字子美,号云峰人。赵嘏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受到后人喜爱,尤其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南亭》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诗人常在自然中寻求灵感,表达自身的情感与哲思。
《南亭》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身影在自然美景中的深刻感受。从“孤亭影在乱花中”的开篇,不难看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但诗人却感到孤独和失落。这里的“乱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象征。随后的“怅望无人此醉同”,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分享这份美好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写到“听尽暮钟犹独坐”,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的加深。钟声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飞逝,而“独坐”的状态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最后一句“水边襟袖起春风”,则以春风轻拂的意象,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尽管身处孤独,但自然的美好依然能够触动诗人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孤亭、花朵、钟声和春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哀伤的氛围,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深刻反映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孤独感和对情感交流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孤独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渴望,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亭”是指什么?
A. 一座繁华的亭子
B. 一座孤独的亭子
C. 一座古老的亭子
诗人希望与谁分享醉意?
A. 自己
B. 朋友
C. 无人
“听尽暮钟犹独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1-B 2-C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南亭》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的描写,而《静夜思》则更侧重于思乡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