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2:0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2:05:06
洞庭寄所思
作者: 赵嘏 〔唐代〕
目断兰台空望归,
锦衾香冷梦来稀。
书中空有刀头约,
天上频看破镜飞。
孤浪谩疑回笑脸,
轻云忽似舞罗衣。
遥知不语坐相忆,
寂寞洞房寒烛微。
在兰台远望的视线中,归家的路途显得空荡无边;
华丽的锦被香气渐冷,梦中相思却愈加稀少。
书信中空有约定,仿佛刀锋刻下的誓言;
在天上频频看见破镜飞去,似乎暗示着离别的伤痛。
孤单的浪潮似乎怀疑着我的笑颜,
轻柔的云彩忽然像舞动的罗衣。
遥望你却默默无语,只能在这里相思;
寂寞的洞房中,寒烛微微闪烁着光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镜破不再圆”出自《红楼梦》,意指无法重聚的情感,常用来形容离别和失去的痛苦。
作者介绍:
赵嘏(约902年-965年),字季良,号平原,唐末五代时期的诗人,擅长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助洞庭湖的景色,表达对爱人深深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洞庭寄所思》是一首深具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思念与孤独之情。开头“目断兰台空望归”便营造了一种遥远与无尽的感觉,诗人仿佛在兰台之上,眼望着归途,却发现回家的路途漫漫,寂寞无比。接着,诗人以“锦衾香冷梦来稀”表达了对梦境中相思的渴望与现实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用“书中空有刀头约”来形容书信中的约定,犹如刀锋般令人心痛,而“天上频看破镜飞”则暗示着离别的伤感。孤独的海浪和轻盈的云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又有无尽的寂寞。
最后一句“寂寞洞房寒烛微”将整首诗的情绪推向高潮,冰冷的烛光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极具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破镜飞”)、拟人(如“孤浪谩疑”)、对仗(如“锦衾香冷”与“书中空有”)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与诗的艺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对孤独的感受,借助自然景物映射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目断兰台”意指:
A. 眼前的美景
B. 眼望远方的无望
C. 对归家的渴望
“书中空有刀头约”中的“刀头”象征:
A. 刀具的锋利
B. 离别的痛苦
C. 书本的内容
诗中“寂寞洞房寒烛微”的意象主要传达了:
A. 温暖
B. 寂寞与孤独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