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僧壁》

时间: 2025-07-27 21:39:09

诗句

晓傍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

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39:09

原文展示:

题僧壁
作者: 赵嘏 〔唐代〕

晓傍疏林露满巾,
碧山秋寺属闲人。
溪头尽日看红叶,
却笑高僧衣有尘。

白话文翻译:

清晨时分,晨露沾湿了轻便的头巾,
在碧绿的山间,秋天的寺庙适合闲人驻足。
在溪边整天欣赏着红叶,
却看到高僧的袈裟上沾满了尘土,忍不住笑了。

注释:

  • :清晨。
  • :靠近,临近。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露水。
  • 满巾:沾满了头巾。
  • 碧山:青翠的山。
  • :属于,适合。
  • 闲人:闲适的人,通常指隐士或远离世俗的人。
  • 溪头:溪边。
  • 尽日:整天。
  • 红叶:秋天变红的树叶。
  • 高僧:高尚的僧人。
  • 衣有尘:衣服上有尘土,暗指高僧的生活不拘小节。

典故解析:

本诗主要通过高僧与闲人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与修行生活的思考。赵嘏生活在唐代,那时的社会对和尚的印象多为清高和淡泊,而诗中却以高僧身上的尘土为引,揭示了修行与现实生活的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嘏,字子美,号秋水,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3年,卒于公元769年,他以五言诗和律诗闻名,尤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见长。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追求隐逸生活,诗人以此诗表达对高僧生活的反思,带有对淡泊名利和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僧壁》是一首描写清晨自然景色以及对僧人生活的思考的诗作。开篇的“晓傍疏林露满巾”,描绘了清晨的宁静,晨露的晶莹剔透,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碧山秋寺属闲人”则将场景转向寺庙,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中“溪头尽日看红叶”,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美丽景色的陶醉,而“却笑高僧衣有尘”一句则是诗的点睛之笔,既有对高僧生活的调侃,也隐含了对修行者的理解和同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生态度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淡泊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晓傍疏林露满巾”:描绘清晨时分,露水沾湿了头巾,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2. “碧山秋寺属闲人”:将目光转向寺庙,表明这里适合追求清静的人。
    3. “溪头尽日看红叶”:诗人沉浸在秋日的红叶美景中,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4. “却笑高僧衣有尘”:高僧的袈裟上沾满尘土,暗示了修行并不等于远离世俗,反而是对世俗生活的接受。
  • 修辞手法

    1. 对比:诗中将高僧的尘土与闲人的悠闲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2. 意象:晨露、红叶、尘土等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生动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人们对修行与世俗生活的理解,强调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 晨露:象征着清新与纯净,代表着早晨的宁静。
  • 红叶:秋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高僧与尘土:高僧的尘土象征着生活的现实与修行的不易,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理想生活时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傍疏林露满巾”意指什么?

    • A. 清晨的美好
    • B. 露水的滋润
    • C. 生活的烦恼
    • D. 高僧的清净
  2. 诗人如何看待高僧的生活?

    • A. 轻蔑
    • B. 赞赏
    • C. 同情
    • D. 不屑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自然的美丽与隐居的生活,但其情感基调更趋向于宁静与和谐,而赵嘏则通过高僧的尘土,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调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题大义泉 入白水次韵刘漫其诗 夜坐 梦仙谣 梦如愚珙 原仲温其彦藻彦符致明集敝庐 安仁道中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二 清泉亨老寄鼓枕二首 酴醾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趋西步 癶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秩序井然 溃师 武侠 寒柯 名胜古迹 包含己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研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笋的词语有哪些 欺世罔俗 彐字旁的字 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句集 细微末节 马字旁的字 妖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