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1:43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在南边的田陌上,我采摘桑叶,谁知道我姓秦呢?
我这倾国的美貌,正好不辜负早春的黄莺。
珠履踏着湿花,龙钩折下新桂。
使君在这里停马,自然有侍卫在身边。
赵嘏(约 684-744 年),字子昂,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迁居京城长安。他以五言诗和律诗著称,作品清新婉约,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繁盛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人雅士众多,诗歌的题材和风格愈加多样化。此诗可能是诗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美的追求和对女性地位的关注。
《杂曲歌辞。昔昔盐》是一首描绘女子美貌和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南陌采桑出"引入,展现了女子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带有乡村的自然气息。紧接着,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表明自己的姓氏,表达了对美貌的自知之明与谦逊。诗中“独怜倾国貌”一句,揭示了这位女子的倾城之容,诗人将其与“早莺春”相提并论,暗含了青春与美丽的短暂。
珠履与花的意象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出女子的优雅与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则引入了一个男子角色,暗示了对爱情和社会地位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社会背景。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描述女子在田间采桑,表达其朴素的生活,带有隐秘的身份。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自谦中流露出对自身美貌的自觉,强调青春与美丽的珍贵。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描绘女子华丽的装束与春天的生机,珠履和湿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结束语暗示爱情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丽、青春和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复杂情感。
诗中“倾国貌”的意思是?
A. 很丑
B. 非常美丽
C. 普通
“南陌采桑出”的意思是什么?
A. 在南方的田野上采桑
B. 在北方的城市中工作
C. 在河边钓鱼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谁?
A. 一个普通人
B. 官员或贵族
C. 农民
可以将赵嘏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侧重女子的美与情感,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情与畅快。两者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