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0:49
送友上边
吴惟信 〔宋代〕
壮年游远塞,失意去从军。
剑在犹凝血,家空未策勋。
乡心悬夜月,杀气暗秋云。
近日方知命,兵书欲尽焚。
在壮年时期我游历遥远的边塞,因失意而投身军旅。
手中的剑仍沾着血,家中空荡未能立下功勋。
乡愁在夜月下悬挂,杀气在秋云中暗藏。
近日才明白自己的命运,兵书也想要焚毁。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剑在犹凝血”暗示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反映出士兵在战场上经历的痛苦和对生命的思考。
吴惟信,字子升,号惟信,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时事感慨为主。他的诗风格清新,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对社会的反思。
此诗创作于吴惟信壮年时,正值北宋时期,社会动荡,边疆常有战事。作者因失意而投军,面对战乱和思乡之情,写下此诗表达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送友上边》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诗中表现了吴惟信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军旅生活的无奈。在开篇,诗人以“壮年游远塞,失意去从军”揭示了自己被迫离开的原因,透出一种无奈之感。接着,诗人用“剑在犹凝血”描绘了战斗的残酷,血迹的凝固象征着无法抹去的过去和内心的痛苦。
“家空未策勋”则反映出诗人对家庭的思念与愧疚,未能为家乡带来荣耀,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悲伤。而后两句“乡心悬夜月,杀气暗秋云”更是将思乡之情与战场的杀戮气氛结合,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最后,诗人反思命运,表示对战争的厌倦,“兵书欲尽焚”表达了他对无尽战争的厌倦与反思,显示出一种对生命深刻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战争的反思与思乡之情的抒发,表现了士兵在边疆生活中的孤独、无奈和对家庭的思念,反映出对命运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失意去从军”表达了什么情感?
“乡心悬夜月”中的“乡心”指的是什么?
诗人想要焚毁兵书,说明他对战争的态度是?
答案:
《静夜思》 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送友上边》 vs. 《出塞》 王昌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