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5:20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梨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正值清明时节,远行的游子在寻找春天的气息,正好走出城外。黄昏时分,笙歌声渐渐平息,万株杨柳在微风中轻柔地摇动,似乎在向流莺诉说着春的故事。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既是祭扫祖先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时光。诗中提到的梨花、杨柳都与春天的生机勃勃密切相关,表现出春天的气息与游子的思乡之情。
吴惟信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之际,游子踏青、怀念故乡的心情恰如其分地融入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向往。
《苏堤清明即事》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游子的情感。在清明这个特别的时节,诗人通过梨花、杨柳等意象,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关注与思考。诗的开头“梨花风起正清明”便以生动的景象引入,描绘了一个温暖而美丽的春日。游子在城市之外,寻找春天的身影,体现了对自然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随着日暮的降临,欢乐的笙歌渐渐散去,象征着白天的喧闹和生机的消逝,万株杨柳轻摇,似乎在轻声呢喃,诉说着流莺的歌声,增添了一份柔和与恬静。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游子的思乡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表达了游子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生机与流逝的时光。诗中流露出的淡淡愁绪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情感共鸣。
选择题:诗中提到哪个节气?
A. 春分
B. 清明
C. 立夏
填空题:诗中“游子寻春半出城”表达了游子的__与对春天的渴望。
判断题: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A. 正确
B. 错误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 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