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饯赵物斛三首》

时间: 2025-04-25 22:56:15

诗句

九折羊肠路险巘,险巘过了始平夷。

风霜雨露无非教,菌槿椒兰各有时。

退步元来天地阔,扪心自是鬼神知。

莫嫌载月舟如洗,赢得清名满海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6:15

原文展示

《饯赵物斛三首》
作者:吴潜

九折羊肠路险巘,
险巘过了始平夷。
风霜雨露无非教,
菌槿椒兰各有时。
退步元来天地阔,
扪心自是鬼神知。
莫嫌载月舟如洗,
赢得清名满海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条曲折狭窄的羊肠小路是多么的险峻,
但当我克服了这些险峻的山峦,心中才觉得平坦。
风霜和雨露无不在教会我,
各类植物的生长都有其适合的时节。
退一步想,天地本是广阔无垠,
心中所知,岂非鬼神也能明白。
不要嫌弃这夜晚的船只如同洗净了的白帆,
因为这赢得的清名将会传遍海角天涯。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折羊肠:形容路途曲折狭窄的山路。
  • 险巘:险峻的山石。
  • 始平夷:指平坦的地方,表示克服困难后所达到的状态。
  • 菌槿椒兰:指不同种类的植物,象征生命的多样性。
  • 退步:退后一步,放宽视野。
  • 扪心:触摸自己的心,反思内心感受。
  • 载月舟如洗:夜晚的船只在月光下显得清澈明亮。
  • 清名:清白的名声。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风霜雨露”常用来比喻人生的历练和磨难,强调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仲明,号大庵,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歌清新脱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吴潜相送朋友赵物斛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以及在行路之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悟。


诗歌鉴赏

《饯赵物斛三首》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开头的“九折羊肠路险巘”,通过对艰难道路的描写,象征人生的坎坷与不易。这种险阻不仅是对行路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的挑战的隐喻。

接着,诗人提到“风霜雨露无非教”,强调经历各种风雨的磨砺,正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一种植物都有其适合生长的时节,这不仅是自然规律的反映,也隐含了人生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机,不必急于求成。

“退步元来天地阔,扪心自是鬼神知”则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理智。退一步,反而能更好地看清自我与世界的广阔,内心的感知是最真实的。最后,诗人引导出一种豪情壮志,“莫嫌载月舟如洗,赢得清名满海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自信。清名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在风雨中历练出来的,正如夜晚在月光下的船只,宁静而明亮。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保持信心,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折羊肠路险巘:形象地描绘了道路的艰险,暗示人生的曲折。
  • 险巘过了始平夷:克服困难后,心境逐渐开阔。
  • 风霜雨露无非教:经历的磨难都是人生的教训。
  • 菌槿椒兰各有时:强调每种生命都有适宜的生长环境。
  • 退步元来天地阔:退一步反而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 扪心自是鬼神知:内心的感受是唯一真实的知觉。
  • 莫嫌载月舟如洗:夜间的船只在月光下显得清澈明亮。
  • 赢得清名满海涯:最终获得的清白名声会传遍四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艰难的旅途比作“羊肠路”,使读者更易感受到困难。
  • 对仗:如“风霜雨露”与“菌槿椒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要保持豁达的心态,珍惜经历的每一个时刻,因为这些都是成长的宝贵财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羊肠小路:象征人生的艰难险阻。
  • 风霜雨露:象征生活的磨练与教育。
  • 菌槿椒兰:多样的生命,象征人生的丰富与多彩。
  • 月光:象征希望与清白的名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折羊肠路险巘”意指:
    A. 生活的平坦
    B. 生活的困难
    C. 自然的美丽

  2. “菌槿椒兰各有时”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生长时间
    B. 所有植物都可以在任何时候生长
    C. 生活中没有固定的规则

  3. 诗中提到的“清名”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的财富
    B. 社会的名声与声誉
    C. 人际关系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哲理,强调了个人命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李白的《送友人》则更注重于友情的深厚与对未来的期待。这些作品在情感表达与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但都围绕着送别与人生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吴潜传》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深入理解吴潜及其诗作的背景与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六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五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四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三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二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一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八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七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寻隐者不遇 属纩含饭 小毛 嚣争 身字旁的字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廉开头的成语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閒古铸今 虞歌 得财买放 糹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米字旁的字 君子成人之美 病字头的字 西道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带走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