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4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44:24
原文展示:
枉渚荒源百里间,草根经烧旧痕乾。 入陂野水冬来浅,对树诸峰雪后寒。 坞笛最宜风外听,岭梅初得醉中看。 行寻故友心无事,不觉西游道路难。
白话文翻译:
在枉渚和荒源之间,百里之内,草根经过火烧后留下的痕迹已经干枯。 进入池塘的野水在冬天变得浅浅的,对着树木的群山在雪后显得格外寒冷。 坞笛的声音最适合在风中聆听,岭上的梅花在醉意中初次欣赏。 行走寻找旧友,心中无忧无虑,不知不觉中西游的道路也变得不再艰难。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以散文见长。此诗可能是曾巩在江西道中旅行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旅途的淡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曾巩的旅途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淡然和对友情的向往。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通过对荒凉、寒冷、风声、梅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在寻找故友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使是在艰难的旅途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种心境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旅途中的淡然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荒凉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枉渚”和“荒源”是指什么? A. 地名 B. 植物 C. 动物 D. 天气现象
诗中的“草根经烧旧痕乾”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收获 D. 冬天的荒凉
诗中的“岭梅初得醉中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愤怒 D. 恐惧
答案: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