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20: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20:25:50
原文展示:
嗟予怀抱徒蠢蠢,二弟胸中何落落。政如鲁卫各驰骋,文似机云饱磨琢。坐曹风义动江淮,为县声名到京洛。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我于两处抱饥渴,恨寄一官如束缚。周南留滞勿复论,平陆可来无厌数。慈亲况不倦行役,官长幸复宽期约。似闻笑语已仿佛,想见追随先踊跃。共眠布被取温暖,同举菜羹甘淡薄。山花得折随好丑,村酒可醉无清浊。屈伸有命更勿疑,细故偶然皆可略。春风为子送帆樯,速放船头来此泊。
白话文翻译:
唉,我心中空有蠢蠢的思绪,而两位弟弟心中却是何等的豁达。他们的政治才能如同鲁国和卫国的人才一样驰骋自如,文学造诣则像机智的云彩经过充分的磨砺。他们在官场上以风度和义气震动江淮,他们的名声已经传到了京洛。他们像高耸的鸿雁一样并肩而行,像棠棣花一样紧密相连。我在两地都感到饥渴,恨自己只能寄居于一个官职,如同被束缚。周南的留滞不必再提,平陆的来往却从不厌倦。慈爱的母亲也不厌倦行旅,长官也幸好放宽了期限。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的笑声和话语,想象着他们的追随和跃动。我们一起睡在布被中取暖,一起举起菜羹,甘于淡薄。山花随我心意折取,村酒可以让我醉倒,不论清浊。命运的屈伸更不必怀疑,细小的偶然之事都可以忽略。春风为你们送来了帆樯,快放船头来这里停泊。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京师得知两位弟弟即将侍奉母亲来到京师的消息后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弟弟们的赞赏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家庭情感为主线,通过对两位弟弟的赞美和对家庭团聚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母亲的孝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将弟弟比作鸿雁和棠棣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风采和兄弟间的紧密关系。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命运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家庭诗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嗟予怀抱徒蠢蠢,二弟胸中何落落。
政如鲁卫各驰骋,文似机云饱磨琢。
坐曹风义动江淮,为县声名到京洛。
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
我于两处抱饥渴,恨寄一官如束缚。
周南留滞勿复论,平陆可来无厌数。
慈亲况不倦行役,官长幸复宽期约。
似闻笑语已仿佛,想见追随先踊跃。
共眠布被取温暖,同举菜羹甘淡薄。
山花得折随好丑,村酒可醉无清浊。
屈伸有命更勿疑,细故偶然皆可略。
春风为子送帆樯,速放船头来此泊。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弟弟们的赞赏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弟弟的赞美和对家庭团聚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母亲的孝顺,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政如鲁卫各驰骋”中的“鲁卫”指的是什么? A. 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卫国 B. 鲁国的卫士 C. 鲁国的文化和卫国的政治 D. 鲁国的卫城
诗中“文似机云饱磨琢”中的“机云”比喻什么? A. 机智的云彩 B. 机器和云朵 C. 机巧的云雾 D. 机密的云层
诗中“鸿雁峨峨并羽仪”中的“鸿雁”比喻什么? A. 二弟 B. 大雁 C. 鸿鹄 D. 鸿门宴
诗中“棠棣韡韡联跗鄂”中的“棠棣”比喻什么? A. 兄弟 B. 棠梨 C. 棠棣树 D. 棠棣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