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28
《浪淘沙》 候士骧 〔清代〕
盼到柳条青。已过清明。
落花如雨听无声。
不信一春憔悴意,
单为啼莺。
斜月满空庭。香雾冥冥。
簟纹如水夜凄清。
睡去纵然无好梦,
却胜愁醒。
盼望着柳条渐渐变青,已经过了清明节。
落花如同细雨般洒落,听不到声音。
不相信整春的憔悴心情,
只是为了听到莺鸟的啼叫。
斜月挂满了空庭院,香雾弥漫朦胧。
竹席上的纹路像水波一样,夜晚显得凄清。
即使睡去也未必会做个好梦,
但总比愁苦地醒着要好。
候士骧,清代诗人,字子华,号白云山人。其诗风清新流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浪淘沙》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在清明时节对春天的感慨,反映了其内心的惆怅与对生活的思考。清代的社会动荡与个人的孤独感也渗透在字里行间。
《浪淘沙》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盼到柳条青”不仅传达出对春天的期待,也隐含着对生命的渴望。随着清明的到来,落花纷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中“落花如雨听无声”一句,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却又带来一丝沉重的寂寥。对于“憔悴意”的反思,表达了春天虽然美丽,但内心却无法释怀的矛盾心情。
后半部分的“斜月满空庭”带出了一种宁静而又凄清的夜晚意境,月光与香雾交融,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孤独的气氛。即使在梦中也未必能找到安慰,但作者却觉得“胜愁醒”的选择让人心安,这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梦境的渴望。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全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与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哪个?
A. 春分
B. 清明
C. 立春
诗中“落花如雨”的比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伤感
C. 期待
诗人对夜晚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
A. 竹席与月光
B. 鱼与水
C. 风与草
《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注重春天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生活的无奈。两者在意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