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0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02:42
无计可消愁。天路悠悠。中情皓洁信余修。萧艾不锄兰蕙萎,容与江洲。举世烂羊头。舜死尧幽。羞羞铜臭汉公侯。怪道薜萝山畔女,少与多仇。
我无计可消除愁苦,漫长的天路让我愈加忧愁。内心的情感如皓月般洁白,希望能得以修缮。虽然萧艾不除,兰蕙也会枯萎,任由它与江洲共存。世间的人们争相虚荣,舜和尧的死去让人感到幽怨。羞于铜臭的汉公侯,怪只怪那薜萝山畔的女子,少了情感反而与我生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宁调元,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风格多样,常使用典故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碰撞的时期,诗人通过抒发个人的愁苦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时代的复杂与个人的无奈。
《浪淘沙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词作。开篇“无计可消愁”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力,后面的“天路悠悠”则通过悠长的天路,象征人生旅途的漫长与艰辛。诗中提到的“皓洁信余修”写出了诗人对于内心情感的渴望与追求,反映出一种纯洁高尚的情感愿望。
接下来的“萧艾不锄兰蕙萎”则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尽管诗人内心有兰蕙之情,但外界的环境却让它们枯萎。接下来的“举世烂羊头”则是对社会虚名的讽刺,表现出一种对当下世风的失望与愤慨。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反思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人生苦闷的感叹与对理想的追求,揭示了在现实中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折射出对社会风气的深刻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内心的愁苦?
“舜死尧幽”中“舜”和“尧”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两者都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宁调元的作品更为沉重,情感更为复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