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浪淘沙 其三》

时间: 2025-08-06 07:31:26

诗句

鸦晚又鸡晨。

最恼离人。

添花补柳为谁春。

飞鹊镜中妆态减,窗锁朱尘。

璧月几回新。

惯照眉颦。

青山隐隐水粼粼。

万水千山经岁别,远似星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07:31:26

原文展示:

鸦晚又鸡晨。最恼离人。添花补柳为谁春。飞鹊镜中妆态减,窗锁朱尘。璧月几回新。惯照眉颦。青山隐隐水粼粼。万水千山经岁别,远似星津。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乌鸦啼叫,清晨的鸡鸣声,最令人心烦的就是离别之人。为了谁的春天,添花补柳呢?飞鹊在镜中映衬着她的妆容已渐淡,窗外锁住了红尘。明亮的圆月几度更新,习惯了照见她的愁眉。青山隐约,水波粼粼。经历了万水千山的岁月分离,远方的路就像星际的渡口。

注释:

  • 鸦晚:傍晚时分的乌鸦,象征着孤独与离别。
  • 鸡晨:清晨的鸡鸣,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添花补柳:比喻人们在春天里装饰美好事物,却不知为谁而做。
  • 飞鹊:指代飞翔的喜鹊,象征着喜庆与美好。
  • 朱尘:指红尘,象征着世俗的纷扰。
  • 璧月:圆月,象征美好与团圆。
  • 青山隐隐水粼粼: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隐喻心中惦念的情感。
  • 万水千山:形容道路的遥远与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用修,号退之,晚号秋水。杨慎为人刚直不阿,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词创作。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杨慎晚年,正值他因政治原因而遭受贬谪之时,内心充满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回忆,借景抒情,表达与亲友的离别之苦。

诗歌鉴赏:

《浪淘沙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表达了离别的痛楚与思念的情怀。诗的开头即以“鸦晚又鸡晨”引出离别的主题,乌鸦与鸡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日常,却在诗人心中化为一种心灵的叹息。接着,诗人用“添花补柳为谁春”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即使春天来了,花柳依旧美丽,但没有与之共享的人,所有的美好似乎都变得苍白无力。

“飞鹊镜中妆态减”一句,诗人通过喜鹊的意象,隐喻着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逐渐显露的愁苦,仿佛是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回望。紧接着“窗锁朱尘”,将离别的愁绪与世俗的纷扰紧密相连,诗人似乎想要逃避却又无法摆脱。

而后“璧月几回新”,描绘了月亮的轮回,暗喻着离别的无常与思念的永恒。最后几句“万水千山经岁别,远似星津”,将离别的距离与时间感受提升至一种更为宏大的意境,犹如远途的旅程,隔着万水千山,思念的情感却依旧如星光般遥不可及,令人心生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邃,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对人情世故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鸦晚又鸡晨: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离别的无奈与孤独。
  2. 最恼离人:表达对离别者的强烈思念与烦恼。
  3. 添花补柳为谁春:以春天的美好描绘来反衬离别的惆怅。
  4. 飞鹊镜中妆态减:通过镜中的影像反映出内心的愁苦,暗示失去的美好。
  5. 窗锁朱尘:象征着被世俗困扰的心灵,无法逃脱。
  6. 璧月几回新: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变化,暗示思念仍在。
  7. 惯照眉颦:习惯了月光照耀下的愁眉,表现思念的深切。
  8. 青山隐隐水粼粼:描绘自然景色,象征心中隐隐的忧愁。
  9. 万水千山经岁别:强调离别的漫长与遥远。
  10. 远似星津:用星际的比喻表达对未来的渺茫与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水千山”比喻离别的艰难与遥远。
  • 拟人:如“飞鹊镜中妆态减”,使自然界的事物具有人类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诗人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离别,代表时间的流逝。
  • :象征新生与希望,反映生活的常态。
  • 飞鹊:象征美好与喜庆,映衬思念的情感。
  • 璧月:象征团圆与思念,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 青山、水粼:自然景象,表现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鸦晚又鸡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离别的惆怅
    • C. 对春天的喜悦
    • D. 对自然的感慨
  2. “添花补柳为谁春”中的“花”和“柳”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对离别者的思念
    • C. 美好事物的无奈
    • D. 对生活的向往
  3. “万水千山经岁别”中的“岁别”指的是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离别的时间
    • C. 自然的变化
    •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望江南》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更侧重内心的情感波动。
  • 温庭筠《望江南》:通过自然景象抒发离愁别绪,情感细腻而婉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读》
  • 《诗词中的离别情感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其十 并序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次筼房韵) 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 庚申除夕立春和梦窗韵 祝英台近 岁晚掩关,闻塘西有戍垒 祝英台近·赏春 祝英台近·留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豆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散页 有头有脑 包含翕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陀隧 英才盖世 水字旁的字 勔勉 羊左之交 包含琦的词语有哪些 海立云垂 噤若寒蝉 革字旁的字 万世公论 哀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