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0:32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附子冈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洞霞疑接台峰近,
石机空歌蜀道难。
一种灵苗人不识,
半山霜夜南痕乾。
这首诗描绘了陶山的美景和艰难的蜀道。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间的云霞和蜀道的险峻,后两句则提到了一种鲜为人知的灵草,表达了对自然的惊叹和对人们无知的感慨。
“蜀道难”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反映了古代蜀道的险峻和艰难。诗中提到的灵苗,可能指代一些稀有的药草,象征着自然的珍贵与人们的无知。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自然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林景熙游历陶山时,受到山水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类无知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陶山的自然风光与蜀道的艰难,诗人用“洞霞”与“台峰”的对比,营造了一种神秘与险峻的氛围。前两句描绘了美丽而又危险的山景,接着通过“石机空歌”,强调了蜀道的艰辛与险峻,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后两句的“灵苗”则引入了对自然珍稀资源的思考,诗人在这里借用植物的隐喻,表达了对人类知识局限的感慨。最后一句“半山霜夜南痕乾”将诗意推向了极致,暗示了在自然的严酷中,人类的旅途仍然需要艰苦奋斗。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类旅途的艰辛,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及对人类知识与能力的反思,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
诗词测试:
“洞霞”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山间的云雾
B. 河流的波涛
C. 田野的花香
诗中提到的“蜀道”主要指什么?
A. 一条繁华的街道
B. 一条险峻的山路
C. 一条平坦的河道
“灵苗”指代的是?
A. 一种常见的植物
B. 一种珍贵的药草
C. 一种水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